孙母林夫人者, 庆泽之生母也。宿植德本, 禀性淑贤, 其孝亲敬夫, 教子持家, 周给贫乏, 救护生命, 皆足为女流师范。而且笃信佛法, 修持净业, 自少至老, 无或废替。况身禀女质, 既难远参高人, 而家住玉田, 绝少宏法上士, 而毕生孜孜修持者, 乃多劫之熏修所致也。溯昔夫人归孙君时, 贫不自给, 操劳苦作, 过于佣保。中年以后, 家渐富裕, 有子五人, 孙十余人, 仆婢甚多, 宜享逸乐, 其操劳苦作, 不改旧度。衣止粗布, 不服绫罗, 洗浣补缀, 尚不忍弃。见人之饥寒, 不异身受, 必施金推食, 其心方安, 人有求祈, 必令忻悦而去。昆虫蝼蚁, 诫勿伤害, 即蛇蝎毒物, 亦令设法驱去, 绝不肯令其受伤也。盖欲子孙世守勤俭仁慈之道, 以身率之, 而冀其依行焉。平时每以因果报应诫子孙, 常曰, 利人实为利己, 害人甚于害己, 凡居心行事发言, 皆须归于慈善一边而后已。汝等若能如是, 则为无忝所生, 否则纵令富贵至极, 亦属污辱祖宗之大怨家也。故其子孙, 多皆笃厚敬谨, 不染时风。尤可异者, 去冬兵灾起时, 庆泽奉母远避于亲眷家, 当其去时, 心虑惶恐, 夫人以装老衣之箧命携之, 亦不言其所以。至腊月遂殁, 适得具敛, 虽曰年高八十有八, 不可不预, 然其心地安详, 不随境乱, 于此可见。当夫人临终时, 庆泽率其家人, 同声念佛, 忽若发狂, 遂将窗纸撕破。适有二蝶大如掌, 从窗棂入, 黄质杂黑白章, 彩绚非常, 绕尸而飞, 家人驱之, 竟不能去, 历大半日, 殡殓已毕, 舁入他院, 蝶亦随棺飞翔, 直至灵柩安妥, 方始飞出, 向西而去。夫时当腊月, 况在北方苦寒之地, 何得有蝶, 当时本家与亲眷七十余人, 同皆惊异, 谓为不经见闻之瑞。盖以夫人盛德净心所感, 以表其离此娑婆, 生彼极乐之祥, 但以世人根机陋劣, 特示为蝶, 此岂真蝶乎哉。庆泽述其母之心行大略, 祈余发挥以为世劝。噫, 人子扬亲之德, 固为分所应尔, 然扬亲之德, 而不修德慎行, 则更甚于诬亲以恶, 故孝经以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为孝之终。如孔孟等, 未见叙述父母之德, 而天下后世, 无不尊其父为圣父, 母为圣母, 欲表彰亲德者, 不可不知。世孝如此, 可谓极矣, 而于亲之灵识, 无大裨益。若以佛法论, 亲在则谕亲于道, 俾其返迷归悟, 背尘合觉, 信愿念佛, 求生西方。亲没则志诚念佛, 为亲回向, 设祭待客, 概不用荤, 庶可令亲未往生则即得往生, 已往生则高升莲品, 此固如来普度众生, 令复本具佛性之要道。人子欲报亲恩而扬亲德者, 当终身奉行而广为化导, 其利益唯佛能知, 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也已。(增广文钞·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有关其它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