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孝亲网 - 佛学文集 - 佛文选读 - 正文   │ 文章推荐
 

最高发心,是悲天悯人的誓愿,物我一体的情操


虚云老和尚还强调指出:

又当受戒前,应先究心缘境之宽狭,然后才可以立志高远,见相明白。若不预先深究,法相尚且虚浮,怎能得受上品戒?甚或戒全不发,则虚受费功,徒劳一世。大须留意。

缘境虽多,不外情与非情两种。情境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如人类鱼虫鸟兽等;非情境就是一切无生命的矿植等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房舍、衣药用具等。众生造恶,皆因迷著前境,如见财物起盗心,见美色生淫念等是。但恶业固由境起,善业还从境生。境是制戒之所依,亦为发戒之正本。如淫杀等依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境而发;盗妄等依情与非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与非情境而发。是故森然有境,皆是制戒之本,发戒之因。若能兴广大慈护之心,遍缘如上情非情境,于此境上发如上三大誓愿,与彼戒法相应,领纳在心,尽寿护持,是即上品戒体。(《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p399)

虚老这段话的要义是说,最高的发心,是自度度他、悲天悯人的誓愿,是万物与我一体的情操;如此发心,才能与戒法冥然深契相合。众生皆有佛性: 无论是有情的动物,还是无情的器世间,都是从大圆觉海一一流注出来的平等生命;能“究心缘境之宽狭”,明白自他不二的所以然,就能“兴广大慈护之心”,而于情、非情缘境上发“三大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大般涅盘经》卷三十四云: “戒者,即是遮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大正藏》卷12,p0568a)而《大智度论》卷八说: “身口善,是名持戒。”(《大正藏》卷25,p0121a)可见虚老说的“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本身的实质就是“持戒”;如此发愿,既与佛典所说持戒的内涵完全契合,当然也就能“与彼戒法相应”。

至于虚云老和尚说的第三个誓愿“愿度一切众生”,则包含了“自度”与“度他”的双重含义。如《六祖坛经》说: “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大正藏》卷48,p0354a)就虚云老和尚自身而言,他56岁前专修的生活,便是“自性自度”;以后出来弘扬佛法、救度众生,则是“度他”。虚云老和尚一生含辛茹苦,持戒精严而为法忘躯,就是为了实现他那物我一如的婆心悲愿: “众生无尽愿无尽,苍生苦尽那时休!”虚老说的要发大誓愿,才能得上品戒,其实是他自身修行成果的法尔流露。《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三云: “当发上心可得上法。如前缘中,今受此戒,为趣泥洹果,向三解脱门,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等,此名上品心。”(《大正藏》卷40,p0029b)因而虚云老和尚说,发上品心,得上品戒;若不能发正心,便不能获得戒体的功能,“则虚受费功,徒劳一世”。

虚老上面说的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还含有忏悔之义。《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说: “永息恶业,修行善道,是名忏悔。”(《大正藏》卷46,p0485b)而《六祖坛经》“忏悔第六”说,从前所有恶业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从今已后,所有恶业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大正藏》卷48,p0354a)。佛法,既离不开戒律,也离不开忏悔。



  其他文章
· 下页: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那个心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