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念佛往生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年轻人不可学莹珂法师念佛三日往生

  问:他说听到莹珂法师因恐堕地狱,发心念佛三日往生。弟子自知身处花花世界中,绝无定力。欲效仿此人,应如何做?

  答:你才十六岁,你也没有出家,你如果念个几天佛就往生了,会吓得这个世界上的人不敢念佛。不能念佛,一念你看看,这还得了!你一个人是往生了,叫千千万万人都不敢念佛,都不能往生。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莹珂法师那个示现是对的,是出家人,而且出家时间很久。出家不守清规,常常破戒犯规,做些不善的事情,那是自己烦恼习气太重。在出家里面做这个示现,这是正确的。所以一定要想想自己现前的身分,自己现前的生活环境、修学环境,是哪个时候。你能学莹珂吗?这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想到。

  莹珂给我们做了个证明,《弥陀经》上说的,若一日到若七日能往生,他做了这个示现。黄忠昌给我们试验的是三年,这就是过去曾经很多人问过我,《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很多人念佛三年、五年就往生。有很多读过这些书的人问我,他说他们是不是刚刚好只有三年寿命、五年寿命,念了就到了?我想如果是一、二个人,或者可能有这种状况,那么多人念佛,这不可能,绝对不是这个情形。那应该是怎么讲法?他有寿命,他念佛功夫到了,他不要了,这才能讲得通,不愿意留在这个世间。

  如果功夫成就了,愿不愿意留在世间也不是他自己意思。因为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我们很清楚、很明了,功夫成片上品就得自在,就可以自己做主。功夫成片之后,要不要住在世间?看这个世间的法缘。如果众生跟你有缘,有缘就是你讲经说法他相信,他能听得进去,他能依教奉行,这就是有缘,那你一定要帮助他;如果说没有缘,你纵然好心劝他,他不相信,他对你没有信心,就是没有缘。没有缘就可以去,有缘总要多带几个人去,这是一定道理。

  缘有浅有深,善根有厚有薄,这里头状况都不一样。当然最重要的,善根深厚,缘也深厚,这一生遇到你,他一定得度,肯定是往生的。劝一个往生就是帮助一个人作佛,大慈菩萨偈子里面说得很清楚,这是好事情。善根不够深度,要帮他提升,这一生能不能往生?那不一定,总而言之,在这一生当中他善根提升了;没有善根,跟你有缘,你要给他种佛法的种子,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是好事情。

  今天你看到这个花花世界,花花世界很可怜,民国初年苏曼殊讲这个世界是悲惨世界。他跟我们距离差不多将近一个世纪,现在这个世界跟一个世纪以前来比那就更凄惨、更可怜了。所以最难得的,我们在这时候要觉悟、要回头,要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来帮助苦难众生。学释迦牟尼佛,我没有智慧,我也没有福报,我用什么帮助?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句话换句话讲,你、我、他跟佛的福报是平等的,智慧也是平等的,为什么说没有智慧、没有福报去帮助众生?有!有不能现前,不能现前是自己有业障,你只要把业障放下,你的智慧、福报就现前。

  这是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大家,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执着,你就小悟,那个小悟智慧也超过人间天上,在佛法讲你得正觉。这什么人?阿罗汉、辟支佛。只要你自己肯放下,正觉是本有的,福报也是本有的。你能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了。大乘教里常讲,凡夫成佛一念之间,那一念彻底放下。古人有例子,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好榜样,他二十四岁,彻底放下,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一年是二十四岁。他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没有别的,贪恋五欲六尘,所以你做不到。你能够把五欲六尘看清楚,看穿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不会贪了。如果你把因果看清楚了,你就会知道贪瞋痴慢不是好东西,肯定要遭来生的恶报,你还敢吗?所以因果教育虽然不能带人到彻悟,它给人很大的警觉心,教你起心动念都是业,造作就更严重了。这个事情《了凡四训》里面都有。

  所以因果教育在现前这个世间里非常重要,印光大师给我们做的示现,他老人家一生可以说是全心全力在提倡因果教育。所以我们把《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都想把它做成电视剧,用电视剧的方法来弘扬因果教育,让大家觉悟。你现在用别的劝导他,他不相信,很难接受;你讲到报应,他看到这个事情他会害怕。

  所以人生在世要确定方向、目标,真正能放得下,往生就有把握。往生没有把握,还是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不能一刀两断。真能放下,什么障碍都没有,无论做什么事业都会圆满成就,为什么?不为自己,为社会、为众生。做成功了,众生有福,做不成功,众生没福,与我无关,你说你多自在!有我在里面就不自在,你就有得失,就有好恶,这就造业;无我不造业,无我所修的,佛法讲叫净业。佛都劝勉我们,在这个世间要学像菩萨一样,做净业,不造染、恶业,这就对了。断恶修善,不为自己,为别人。自己要做得很认真,为别人是为别人做好榜样,用这个身启发别人,身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大功德!做样子给人看,学佛菩萨,这就对了。(憶栖法师)



  其他相关文章
·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