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 印祖道风   │ 文章推荐
 

  尊经

  先族叔祖玉田先生,前在普陀理药业十余年,亲近印公也有十余年之多。他曾经对我说过,他所最钦佩大师的地方有两点,这是使他终身不忘的。一是尊敬经典,必双手捧持,珍逾至宝。大师的安置经书,始终是有条不紊。大乘经论居上,小乘经论次之,善书又次之,从无零乱杂置的。二是一举一动、一言一步,必定严肃端正,不离恭敬。什么都是丝毫不苟的。这真是圣贤学问,真是出人头地的地方,足为后学圭臬的。我看到人家拜经,供奉所拜的经典在上,一字一拜的顶礼。这当然是很大的功德,但那拜经的人,平时对于经典往往只手捉掷,任意安置。或与杂书杂物同置,拜过之后,恭敬就没有了。啊!不是同一经典吗?尊敬到应该一字一拜的经典,拜过了就毫无恭敬心,可以随便取放了吗?岂不矛盾?由此可知他们的顶礼时,也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何尝知道尊经与尊经之道?这样的拜经,不过种种善根而已。而缺漏所在,实足为人诟病。我们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亟须以大师为楷模,不惮烦琐,如法尊敬经籍才是。(纪念印公说到尊经惜字 郑颂英)

  大罪

  世俗读书,绝无敬畏。晨起则不加盥漱,登厕则不行洗濯。或置座榻,或作枕头。夜卧而观,则与亵衣同聚。对案而读,则与杂物乱堆。视贤圣之语言,同破坏之故纸。漫不介意,毫无敬容。甚至书香家之妇女,花册皆是经传。世禄家之仆隶,揩物悉用文章。种种亵黩,难以枚举。积弊已久,习矣不察。若不特示祸福,决定难免亵黩。未曾得益,先获大罪。闵斯无知,须预指陈。(与佛学报馆书)



  有关其它文章
· 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