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 印祖道风   │ 文章推荐
 

  平实无奇

  虽深通宗教,从不谈玄说妙,必使人人皆知而能行,闻者悉皆当下受益。此即莲池大师论辩融老人之言曰:“此老可敬处,正在此耳。”因师平实无奇,言行合一,所以真修实践之士咸乐亲近,致使叩关问道者,亦多难胜数。且师以法为重,以道为尊,名闻利养,不介于怀。

  始终韬晦

  师出家三十余年,终清之世,始终韬晦,不喜与人往来,亦不愿人知其名字,以期昼夜弥陀,早证念佛三昧。

  唯理是依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不离因果,不涉虚文。应折伏者,禅宿儒魁,或遭呵斥,即达官显宦,绝无假借。应摄受者,后生末学,未尝拒却,纵农夫仆妇,亦与优容。一种平怀,三根普利,情无适莫,唯理是依。

  俭以自奉

  师俭以自奉,厚以待人,凡善信男女供养香敬,悉皆代人广种福田,用于流通经籍与救济饥贫,但权衡轻重,先其所急而为措施。

  不自足

  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入都请藏,检阅料理,相助乏人,众以师作事精慎,进之。化老见师道行超卓,及南归,即请伴行,安单寺之藏经楼。寺众见师励志精修,咸深钦佩,而师欿然不自足也。

  不可思议

  于晒经次,得读残本《龙舒净土文》,而知念佛往生净土法门,乃即生了脱生死之要道。因此目病,乃悟身为苦本,即于闲时专念佛号,夜众睡后,复起坐念佛,即写字时,亦心不离佛,故虽力疾书写,仍能勉强支持。及写字竟,而目亦全愈,由是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以上出自 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有关其它文章
· 专一念佛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