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南京雨花台三藏殿打佛七,请大师讲开示,听众济济一堂,皆向大师顶礼。大师必离坐扶起,谦恭自牧,令人敬慕无已。(因纪念恩师追忆某老和尚开示 王纲义)
空中楼阁
德森法师尝语余,述其挈钵居普陀,侍大师座下,历时已久,不知有政府赠匾额事,亦未聆大师一齿及也。迨阅马契西撰大师传,始悉其事,以叩大师,且询匾何在。大师厉声曰:悟尚未能,遑论圆明,瞎造谣言,增我惭愧。匾悬大殿,殊属无谓。此空中楼阁,子何问为?(请褒谥印光大师呈文 新加坡佛教团体代表李俊承)
谦以自牧
凡有深涵养者,心光一发,必定更加谦以自牧,必定更加即事明理,如是人者,加则有益。若无涵养,不注重于事修,专以研究理性为事,则成自大自高之狂慧,虽似有益,实于后学法道,必有大损。(复章缘净居士书)
常惭愧僧
公已西归,希只得以公之言为师。师之所言,如光普照,如空遍含,希何人斯,敢参一言?惟有一点,诵公文者,或许无心忽过,有负光公苦心,特为指出。此点云何?即光公自称“常惭愧僧”是。(惭愧惭愧 太希居士)
逃名
老人掩关报国,森随侍关旁,常开示诸弟子曰:“我死后,不许任何人为之造塔、建塔院、立公堂、设影堂、作传、作文、作赞等等。”每说及此,声色俱厉,郑重叮咛,望人谨遵。老人深隐灵岩,仍迭以函示曰:“我将死,望你转请诸方缁白,千万不可以大粪向我头上堆。”(纪年文 文三 德森)
有关其它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