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弘法,最主诚敬,故于全国放生会,认为无法推行,便予拒绝,此即大师不肯舍实蹈虚之证。至于谓佛像不可以为徽章,以免亵渎,又即大师主敬不懈无微不至之证。夫存诚主敬,儒家修持之道,通之于佛。大师幼习儒业,长通梵典,故说法圆融,操守弘毅,实能综合东方文化于一身。(对于印光大师之认识 厉星槎)
诚于中而形于外
我们的座位,面对着关房的洞门,举眼就看到印公的卧铺,一顶白、黄、黑三种颜色交织而成的蚊帐,一床薄被,一张草席。他老人家质朴而简单的生活,于此,可以类推。古人说:“诚于中而形于外”我们从所见所闻中,对他老人家唯有五体投地的佩服。(我与印光大师的一段因缘和感想 南亭)
善导高风复见今日
大师体貌雄伟,道风峻肃,与人语,直剖肺腑,虽达官贵人,绝无假借。弘扬净土,不遗余力,善导高风,复见今日。(印光大师小史 陈海量)
伦常有亏
念佛之人,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方可以身率物,自利利他。倘于伦常有亏,人便不生钦敬之意。明理之人,尚可观化。不明理者,以自己躬行有亏,便不肯听其所说。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复韩宗明张宗善二居士书)
本未立何由枝节畅茂
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心于小事。须知此种派头,乃系败子之派头。以未做大事,便忽略小事,以为我是大才,何拘拘于此。须知此系自欺欺人之下流种子。凡做大事的人,于小事决不肯轻忽。凡轻忽小事的人,决定不能担任大事。何以知之。以君子素其位而行。汝在做小事的地位,不肯尽职尽分,以为我何用心于此。及乎一得大事,便骄奢淫泆起来。良由根本未立,何由枝节畅茂发达乎哉。(复周法利居士书三)
主敬存诚
光于佛学,一无所得。如盲对五色,聋对五声。了不知其如何为声,如何为色。然于主敬存诚之表面,颇愿竭我愚诚,以尽他山石之小益。既属心交,当不以琐屑弃之。(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
有关其它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