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余奉母受皈戒于报国寺,瞻印光大师道貌,聆其言论,令人肃然起敬。师有极平凡之言曰:“我不摆架子,故亦不怕倒架子。”余当时未加注意,今追忆之,觉甚有意味,其伟大之人格,高尚之道德,此二语即其具体表现也。(印光大师予余之印象 如三)
朴实
某年驻锡沪上太平寺,关絅之居士拜访,楼上楼下找寻数次,乃在天井中见之,盖公方在洗衣也。关请吃斋,公不允,请之再,乃嘱只需高装馒头一盆、豆腐渣一盂而已。关乃于席间加此二物,以示顺从。(印光大师高行记 乔智如)
不坐轿
关絅之居士,在普陀山打佛七,请公开示,允在早课时。关乃于半夜后雇轿往接,而公已步行至半途,坚不肯坐。民十五年,与真达老和尚上灵岩,以及下山,虽为备轿,亦不肯坐,以为折福故。(印光大师高行记 乔智如)
方便普度
师办陕西小米粥油饼赐食,早餐并谈“某某老先生等来山请皈依我,我决不准!并送香金,分文不收”云云。余再三顶礼劝师,如有真正发心请求者,务说方便皈依,普度众生,适合佛祖遗风;如违常住之规模,余向法雨老当家及方丈请求通过,师始含笑点头允之。(印光大师苦行略记 高鹤年)
设教
设教之策,宜严气正性。一言一动,毫无苟且轻佻,则生徒自如临师保。倘平素了无沉重气象,又复与彼喜喜哈哈,如此纵怒至气死,于彼何益。(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有关其它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