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 因果教育   │ 文章推荐
 

  惜字纸、送子出家功过等小问

  前阅敬惜字纸文,词义正确,诚补救时弊之妙方。按文帝功过格中有云,以字纸包经,垫木鱼者,五十过。晚昔函询聂云台先生云,如于报纸上学习书法,写后焚之,有亵渎之罪否。可否用以包经典。先生复示云,鄙人亦所不免,然亦不敢遽下断语,请更询高僧大德,云云。又前范古农居士答鄙人问云,敬惜字纸,似宜视纸上之文字,是否圣经贤传,值得尊重,分别行之,等语。普通字纸,可否包经书,习书法,敬求老法师一决。又文帝功过格中云,送子出家者,五十过。而佛经极言出家功德之胜。以文帝之皈信三宝,曾受佛记者,云何尚有此语,与经旨大相背谬耶。亦求老法师批答,乃祷。(原函)

  字纸包经,垫木鱼,不徒亵渎字纸,直亵渎经典,亵渎道场。君读书人,此种事尚须几番问人乎。报纸上学书,亦非不可,然不可胡画乱抹。胡画乱抹,便失诚敬之意。古农谓,视纸上之字之价值,颇近理,然谁用此心。圣经贤传,岂特别有字,非普通所用之字乎。功过格,送子弟出家有过,此防恶人以恶心弃子弟,而犹欲得美名之弊。非父兄子弟同发菩提心送出家,亦有罪也。君之知见,过于崖板,不知圆会,则世间事事都要问多少人,也不能解决。何以故,以有我执故。人虽为君解此疑,君复由解而生疑,我执不去,何能从人。此几种话,明理之人,固不须用心计画,以本自明了故也。君若用此心思学佛法,则毕生也不能出情想分别之窠臼。(续编·复郑观净先生书 民国二十年)



  有关其它文章
· 新编观音灵感录序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