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 一心念佛   │ 文章推荐
 

  念佛一法,所求皆应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然须至诚之极,方有感应。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回向之文,宜于正回向后,自己依所求之意,作数句。但表其心,不必铺排。汝既知净土法门,尚宜与一切人说其利益,令彼修持,况生我之父母乎。为父母回向,固为至理。而不劝父母,自己修持,便失真实孝亲之义。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会生信修持。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父子天性相关,而有不能转移之理乎。儿女等,当认真教以因果报应之理,及为人之道,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各各自尽其分。汝果能依我所说,则生入圣贤之域,殁归极乐之邦,乃决定无疑之事也。

  现今之世,危险万分。宜率家人长时念佛及念观音圣号,当必有不思议之感应。(三编·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念佛法门,如如意宝珠,能随人意,雨一切宝。但能恳切至诚念佛,自然消除罪业,增长善根。超度先亡,俱生西方。何不可云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三编·复陈莲英女居士书)

  问:人之病也,体中多虫,以药医之,则所以杀虫。废药必坐视其死,二者如何。答: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医者。能医者,外感内伤之病也。若怨业病,神仙亦不能医。念佛,便能令宿世怨家,仗佛慈力,超生善道,故怨解释而病即痊愈矣。外感内伤,念佛亦最有益,非独怨业病有益也。江易园作校长,因极力教授生徒,致用心过度,得病甚重,(此时在上海)中西医俱无效。彼向不知佛法,江味农来看,谓医既不效,则不须再医。当至心念佛,即可痊愈,易园信之,病遂痊愈。故所以极力劝人念佛耳。后回家,有一亲戚,年近七十,双目失明,易园劝彼念佛,未至一年,其目复明。今夏婺源江湾地方旱,易园劝大家念佛求雨,不七日,即得大雨。一方之民,踊跃欢喜。易园遂起佛光社,教一切男女老幼皆念佛,亦拉光为会长。可知念佛一法,随在何事,皆可成就。但不可念佛求作恶事成就。若欲作恶事念佛求成就,当被雷殛。恐愚人不知,故为表明。念佛之利益,古今不知有多少,今且以能见而问者言之,当无可疑。彼谓废药念佛,坐视其人之死。试问易园用药何以不愈,念佛又何复得痊愈乎。然此其小利益,大利益则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以至成佛也。彼井中虾蟆,焉能知佛法大海之宽广乎,宜当作如是胡说巴道,以自逞其无知识也。(增广·复冯不疚居士书)



  有关其它文章
· 十地菩萨皆不离念佛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