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念佛常行精进,遂觉居家如狱,身系若囚,设不摆脱,何能专心致志,乃谒师求出家。师曰:“汝有老母在堂,不可也。”废然返。及至二十五年,老母西归,丧毕,又请剃度。师曰:“汝年纪太大了,三藏十二部,来不及了。纵出家,还不是同我一样,不如这样护法的好。”余复禀师曰:“卫教固好,其如弟子因世务不能专心念佛,修持上吃亏何?”师无语。第二次哀请,又未蒙许可。是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何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禀告病危时心理。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甚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聆言之下,生大感泣,师破去我自障矣!由是常生自信,我决定往西方,我决不再分段生死,我已是西方人。尔后凡作事动念,均以西方人况比,彼土圣众,有是行乎?有是念乎?不合者忏去,决不稍事容留。(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 王慧常)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续编·复朱德大居士书 民国二十一年)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何侃如君,净业纯熟,神游净土,颇为难得。(三编·复倪慧表居士书)
有关其它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