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 临终往生   │ 文章推荐
 

  荐亡之法,唯念佛第一

  此女生是讨债,死是偿债,可无疑者。然溺人之处,常有人溺,即所谓求替死鬼者。当于其处,立一木标,上用极厚白洋铁板,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要大,要看得远,要能经久,可息此祸。以刻此字之人之慈心,感佛之慈光加被,以后决保无有此祸。即此可见佛慈悲力,不可思议。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现世之施食,皆场面而已,固不如求念佛僧夜放蒙山,为有实益。道家之经忏法事,通窃取佛法中之名义而杜撰之。僧之施食,尚难得真益,道之会食,岂即能度亡乎,不过借此以欺人而已。既是被怨鬼携去,约事似屈,约因则非屈。至签之所示,何可执定,以事有万变,签止若干。即乩语尚有时不应,况签诗乎。汝夫妇置女于河边而归,女溺死,则有过。彼在家中,竟自往河死,汝自谓有过,则成痴话矣。甚矣,怨之不可结也。前生结之,来生受报,彼鬼岂无因而拉此女入河乎,可以知因果之永无或失也。(续编·复崔德振居士书五)

  所言黄纸书梵咒,何可无利益。然其利益之本,在于诚心。心果诚,则利益便大。若漫同儿戏则利益便轻微。语云,人心果诚,金石为开。况佛菩萨岂得无感格乎。终七请僧念经,亦当改作念佛。若有清净僧则可,若但吃荤酒僧,则可省此钱,作周急用。但家属念佛即已,何必效世俗套以行乎。(三编·复陈士牧居士书八)



  有关其它文章
· 凡丧中作佛事,皆当以念佛为事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