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 回归净土   │ 文章推荐
 

  当今修持,唯净业最为第一

  现今世道人心,陷溺已极。非认真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决无实益。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此圣贤佛菩萨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当今修持,唯净业最为第一。切勿闻禅之奥妙,教之渊深,密之奇特,而为之转移。令如来普度众生之道,因此见异思迁而失之。致自己仍然在此娑婆世界,作生死轮回中人,可悲可痛。必专修净行,即生了办,庶可不虚此生此遇矣。……须知念佛一法,事理甚深。吾人量力而为,不须强人以难,致人无奋发之思,则为得之。天下事,理有定而法随机,目可更而纲不改,乃可望其有成焉。墨守成规,妄立新章,皆难收效。祈善裁度之,庶可亲获三昧矣。(三编卷一·复罗铿端居士书二)

  窃闻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随机逗教,说种种法,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已。然佛之知见,众生本具。而无始迷昧,浅深不同。迷之浅者,随修一法,便得悟入。迷之深者,匪仗弥陀宏誓愿力,往生净土,决难克证。况兹一门,为诸法之归宿,乃修证之极致。如来初成正觉,说华严经,具无量法门,收一乘根性。而善财于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乃令发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并劝海会大众,咸求往生。由是而诸大乘经皆悉赞扬,而净土三经专明其致。有谓净土为权渐小乘,而不肯修习,复障他修者。总因未能研究大乘经论,但执直指之指,未见自心之月。观华严行愿品可以知矣。而况迦叶,阿难,马鸣,龙树,智者,永明等诸大祖师,皆注经造论,极力赞扬。谓非六方诸佛之化身,两土教主之嫡嗣者乎。所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矧兹末世,人根陋劣,知识希少。捨此一法,其何能淑。(增广·与玉柱师书)

  附:上堂法语第(十三)篇

  四色莲华间绿荷,一莲华载一弥陀。莫疑净土程途远,日日人生雨点多。

  乐邦教主,弥陀世尊,济度无方,津梁罔测。在因发四十八种之大愿,得果摄十方九界之有情。故致川流波赴,同归净域,海纳空含,悉证真常。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之大权菩萨,下之则鹦鹉八哥,地狱饿鬼之具缚凡夫,若具真信切愿,无一不蒙摄受。以其由己信愿,感佛慈悲,仗威神力,直出五浊。既生净土,托彼胜缘,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故得顿断烦惑,速登觉岸。古德所谓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其慈隆即世,悲臻末劫,虽圣有所不识,在凡又何能名。恳祈诸人,仰信佛言,急求往生。(卓杖云)

  圆发三心勤念佛,阿谁不育宝莲中。(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法语开示)



  有关其它文章
· 参禅明心见性,即无生死,此系门外汉
· 净土实为教内真传,乃别传外之别传也
· 如来称此净土法门为难信之法
· 入道之妙门,成佛之捷径
· 阿伽陀药,万病总治
· 修行法语·净土篇 (忏云法师)
· 修行语录 (高雄佛学会辑录)
· 成佛捷径 (文珠法师)
· 劝修念佛法门 (圆瑛法师)
· 念佛法要 (毛凌云居士)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