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集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祖文钞菁华录白话译注 - 禅与净土   │ 文章推荐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原文:

247.“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者。其人虽未明心见性,却复决志求生西方。以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即蒙摄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恶,临终苦逼,发大惭愧,称念佛名,或至十声,或止一声,直下命终,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万修万人去乎?然此虽念佛无几,以极其猛烈,故能获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校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见佛闻法,虽有迟速不同,然已高预圣流,永不退转。随其根性浅深,或渐或顿,证诸果位。既得证果,则开悟不待言矣。所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文钞正编)净土决疑论

白话译文:

247.“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种人虽然还没有明心见性,却能下定决心,发愿求生西方。因为佛在过去劫中,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即蒙佛摄受而得往生。用功修定慧的人,当然能够往生;即使是犯五逆十恶之罪的人,临终痛苦相逼,发大惭愧心,称念佛名,十声、甚至一声,也都能蒙佛的化身接引,往生西方。这难道不是万修万人去吗?这种大恶人临终虽然只念几声佛,但他因为地狱相现前,万分恐惧,心情极其勇猛,至诚恳切到了极点,所以能够获得这样大的利益。不能与平日里那些泛泛悠悠,心不在焉的念佛人,所念佛数目的多少相比较的。往生西方后,见佛闻法,虽有开悟迟早的不同,但已是高高在上,进入圣流,永不退转了。在西方,随着各人根性的浅深不同,或渐修或顿悟,证得各种果位。既得证果,则开悟就不用说了。这就是所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的意思了。

按:见佛决定,往生决定;名字位如何见佛?

印祖此处用了“志诚念佛”、“力修定慧”、“发大惭愧”等关键词汇。九品往生只是略说,实则无量品。上从法身菩萨,下至五逆十恶罪人,若念佛相应,即可往生。每品修法各有不同,所以不可能仅用寥寥数语便囊括法门所有。“至诚”,六即位皆可言至诚,名字位散心至诚念佛,能否决定蒙佛摄受呢?“力修定慧”,有修而得定开慧者,亦有不得定不开慧者,都固得往生?只言定慧,难道不须持戒?只修戒,能否往生?“发大惭愧”,如何衡量惭愧心大小?不发惭愧心能否往生?万修万人去,什么程度算修?如何修才能万人去?此段开示不长,但含摄的问题,都不简单。有人言,深信切愿即可决定往生,临终十念即可往生……。这都很笼统,并不能给出对应的具体标准,什么人皆可言信深愿切,任何人临终都能念上十句佛号,但都能决定往生么?净宗第一难题,就是如何判定信愿及念佛功夫,方能决定往生。这才是净宗念佛人必须认清,必须牢记的首要问题,否则多是颟顸修行,心无标的,不知浅深。

如何才能决定往生?《阿弥陀经》一心不乱;《无量寿经》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观经》具备三心,善导金刚深信……。某法师已作解答,实际上还是未给出判定标准。若想找到具体答案,必须先要认清念佛往生的三个阶段——①、前期念佛等正助修行累积往生资粮,忏净三恶道诸罪;②、临终见佛;③、见佛后的往生诸事。三辈九品往生者,前六品善人往生,属于决定往生自在往生,临终无须忏罪;下三品属于临终最后际念佛忏罪往生,非自在往生,须受临终诸苦。虽然临终往生有自在不自在之分,但都具足此三个阶段,只是临终见佛前念佛灭罪生善的时间或长或短而已。对于③见佛后的往生诸事,如佛光照摄念佛人,令入更深一层三昧定境,或讲经说法,摄其神识入莲台,屈臂顷转生极乐,莲池中化生等事宜,完全是自佛他佛二力和合所为,非念佛人自己道力。故而不必担心③往生阶段,关键在于②临终见佛,何时能见佛,哪类人能见佛,念佛至何种程度能见佛,这才是最为关键之处。

见佛必须具足三种力,如《般舟三昧经》中所说,见佛三力者——念佛三昧力,本功德力及弥陀威神力。念佛三昧力,即是念佛人或伏惑或断惑,能摄心入定之自力。随顺菩提正道而念佛,必生功德,必得弥陀他力冥加增上。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性德外显之力,即是本功德力,亦即自佛外熏之力。依念佛修德,依性德外显,弥陀随之冥加增上之力,即是弥陀威神力,即他力。本功德力亦属于自力,即自性佛力。自性佛力必依修德而起,即念佛人必须修出真实功德。而自佛与弥陀他佛本来不二,故弥陀他力与自性佛力,包括自力念佛三昧力,亦是不二之力。非一念念佛之外,别有弥陀他力加持,别有本功德力外熏外显。要注意,如果念佛人不随顺菩提正道而念佛,必不生真实功德,就算能念佛得定,只是邪定,定中能观见弥陀化身,但因无修德(虽修无德,以心邪故),故不得本功德力及弥陀他力加持,没有弥陀威神冥加,所见之佛不算真佛(定中见佛、梦中见佛、临终见佛、附体见佛皆是如此)。这类念佛得邪定者,就算以定力定中观想得见弥陀化身,但非真佛,只是观想之力成就,虽有往生之愿心,但不能完成③见佛后的往生诸事。外道中发心不正者,就算修出邪定,以其心恶,与弥陀誓愿不相应,虽能念佛却不能往生,以心恶障自佛亦障他佛故,不能感弥陀他佛加持而接引往生。随顺菩提正道,即明发菩提心,或暗合菩提心,随顺自性善而修行。逆之修行,属心境下堕,虽能念佛,所修皆是魔业,何谈功德?如慈云灌顶大师《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中云,念佛人头三种果报即是堕入三途,以发心不正故,念佛人不可不知,不可不慎重。

依《观无量寿佛经》中十六观可知,能破事识,定中可观见报身佛,这类念佛人定功深厚,临终亦是弥陀报身来迎。未破事识者,三昧定境中只能观见化身佛,临终亦是化佛来迎。那么,能见化佛的最低念佛三昧力水平在何阶位?问题答案正出自《观经》。善导《四帖疏》中并未给出详细的阶位判定,因为唐初时期净宗教理并未整理完善,善导不能判定。直至宋代天台宗祖师知礼大师注解智者大师《观经疏》,得《观经疏妙宗钞》问世,净宗教理上的第一难题终得解决。不仅详细判定了十六观对应修行阶位,至于九品往生对应的念佛功夫水平,也给出了权威判定。《妙宗钞》也解决了善导《四帖疏》中遗留的净宗其他诸多问题。《观经》中明确给出念佛三昧最低水平在十六观第三观地观成,初得三昧,世尊授记此人临终决定往生。《妙宗钞》判其对应阶位为圆教观行位初随喜品,初步具有伏惑之力,摄心念佛时,可入伏惑事一心不乱,近似于欲界定。定心念佛可生定善,能灭定业,所以不再受天灾人祸突然横死等定业恶报;由于能够伏惑,不再起惑造恶,不造三恶道罪业,如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中所说“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无更起惑造业之事”。一者能灭极重定业,宿世横死等定业恶报可除,三恶道诸罪可忏净;二者不再造新横死罪业,故能决定得善终,具足伏惑之力能保证临终决定得定心正念,如是之人世尊才可授记临终决定往生。对于第一二观日观水观成,属于假想粗见,不属三昧,不能灭重罪,对应阶位都在名字位。此位念佛人所修多是散善,难灭性罪定业,再加不能伏惑,难免又造新横死等业,其临终能否善终并不决定。临终就算正念不失,最初也只是散心正念,不能直接见佛,必须熬至十数天临终最后之际的特殊定境,方能念佛灭罪而定境中见佛。因无伏惑之力,临终十数天中可能存在诸多变数,故临终最后见佛亦不定。所以世尊并未对第一二观成之念佛人,授记其往生决定与否,此中道理显而易见。

判定决定往生,须知《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一心九品说”

大师得意,乃约三位判乎九品,则何机不摄,何行不深。乃由妙解大小观行善恶之业,全修即性,一一具于四种净土。但能回向,随功能显四种乐邦。如是说者,多约一行,随功浅深历于九品,亦自有人节节改行历于九品。若以三位定其高下,改与不改,皆悉不滥。应知疏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内凡、外凡、悠悠凡夫三位九品),其意深细,不可粗心。今试略言,盖一切善,若能回向,皆净土因;仍一切恶,若能忏愿,亦净土因。故种种善修之浅深,无非九品。其一一恶,约忏功力,亦皆九品。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下下品恶通上上品,三心六念,或闻或修,未能伏惑,属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预上三。如五逆罪,临终十念为能消功,属下下品。闍王重悔,得无根信,即是上辈三品所摄,岂非五逆随于忏功自分九品。中间七品,若善若恶、若修若忏,随功浅深,一一皆须明于九品。若据经文,下三唯恶,中下世善,中中、中上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则纯用大乘三位判九品者,以中三品回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大灭罪故。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随一品行,若至三贤皆上三品(圆教相似即十信内凡位),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圆教观行即五品外凡位),全未伏惑即下三品(名字即修未修悠悠凡夫)。

如《妙宗钞》中所示,“大师(智者大师)得意,乃约三位判乎九品”,即“一心九品”或“一行九品”而论。信愿行虽三,实则只是一心,念佛功夫高低都是自心境界的体现。念佛一心不乱达观行位,即是心境在观行位。若修禅、修密、止观、观想、持戒、忏悔……修至观行位,亦是心境达到观行位。如修禅得定者,若转修持名念佛即得一心不乱,其他修法皆同。修法虽然不同,但心境阶位是一,只要临终信愿求生,皆可往生。如是可知,不管主修菩提心、修信力、修愿力、修念佛三昧力、修至诚心、修深心、修回向发愿心、修诸戒行、或读诵经典、或持咒、或修六念、或修忏悔……,只要能修至观行位初品,临终若能念佛求生极乐,皆决定往生。但必须说明一点,念佛法门属于二力法门,在一心念佛时,可兼得弥陀他力冥加增上的效果。专修念佛之人,仅凭自力修至名字位后心,便可兼得弥陀冥加增上而入观行位初品,这种增上的效果,是其他所有自力法门所不具有的。念佛法门的这种他力增胜的殊胜方便之处,所有修行人都应知晓。

为何偏偏是“观行位初品”

○因为这种阶位的念佛人,能念佛入定,定善能灭净诸罪,能见佛决定,自然往生决定。如莹珂法师,平常总破戒,后惭愧忏悔念佛,三天就念至观行位,定中见佛,并知还有十年寿命,他选择舍寿往生,弥陀三天后如期接引其往生。有法师言,弥陀之所以接引他,满他舍寿往生之愿,是怕他又不守戒,烦恼又重,十年中难免继续堕落。其实,并非如此。蕅益大师《要解》中开示得很清楚,念佛人果能证得一心不乱,便不会再起惑造恶。最低水平,即是伏惑,令烦惑不起现行,自然不会再破戒造恶。弥陀是无为无不为之法身如来,不会像凡人那般分别计度——自觉法师你不应舍寿往生,应继续弘法利生;某某居士,你太年轻,若舍寿往生会吓坏世人……,佛不会如此分别计度。诸佛恒顺众生,各自往生要看各自因缘,不是弥陀单方面决定接与不接。《高僧传》《往生传》中很多都是念佛三年五载后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他们并非都是寿终正寝,寿禄已尽,很多都是舍寿往生。如果世缘已尽,是舍寿往生,抑或随愿住世继续接引众生,都各随心愿。这类生死自在,随愿往生者,至少须修至观行位初品,方能坐脱立亡,如心所愿。但要注意,佛法不外乎人情,若世缘未尽,上有老下有小尚需照顾,切不可以自私自利之心求往生,并且这类发心与菩提心不相应,也很难如愿往生。○《妙宗钞》判中品下生世间善人往生,就是观行位初品。也就是说,观行位初品之念佛人,即是五戒十善圆满之善男子善女人,亦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中的当机众。这类世间善人,无三恶道诸罪,故临终无须灭罪往生。因五戒十善圆满,因戒得定,故能初步证得最浅之定功,一心念佛时,兼得弥陀增上,便可自在入定,自在见佛,故能往生自在。《无量寿经》中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受菩提记品中言:“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于是法……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这说的正是《观经》九品中前六品善人的决定往生,以能定心正念,故入绝对正定之聚(名字位念佛人只是名字正定聚,因不能伏惑,惑业烦恼不定,改修他宗法门不定,甚至退失信心改修他教亦不定)。世尊经中受菩提记,授记此人临终绝对往生,正是针对善男子善女人而言,这个“善”字绝不能看轻。○过去教下言大乘修行人最初标准,就是持五戒十善,这是入门初方便。五戒十善是整部佛法的基础,如果不肯修学,舍弃或者绕开,你修任何佛法都不会成就。无论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不可能有成就,来生的路子,该怎么堕落还是怎么堕落。名字位人通修未修,只有五戒十善圆满者,才算是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永明延寿禅师禅净四料简之“万修万人去”,这个“修”字,当然是有标准的,否则五逆十恶之徒泛泛然散心念两句佛号,也算修行人?永明大师通宗通教,作为一代宗师,著作开示岂不严谨?依《妙宗钞》对世间善人阶位判定可知,大乘修行人最低标准即是观行位初品,这类念佛人自然能决定往生,“万修万人去”即是对这类大乘念佛人的真实写照,注定百分百往生。

至于名字位念佛人如何见佛

理论上,名字位散心人是根本不能见佛的。若想③往生,必须先②见佛,佛尚且不见,又如何完成往生?净宗念佛往生并非迷信,一切皆须有理论支持。很多法师在讲散心位念佛人临终往生时,大多都不谈见佛之事。一般只会强调,临终须以深信切愿之心,一心系念佛号不断,正念不失,勿被世缘所扰,临终最后便可往生。《般舟三昧经》明言,见佛须具足三力。散心位念佛人根本没有念佛三昧力,又如何能临终见佛呢?若说散心位人临终必须念出三昧定境方能见佛,这会吓退很多念佛人。若说散心位人临终见佛,无须具足三力,这又是在否定佛经,是说《般舟三昧经》有漏洞,不完善……。其实,如果把临终这个特殊时期,一并带入考虑,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临终特殊在哪里?特殊就特殊在第六识逐渐消亡,见思等惑皆依第六识而起,在临终时期,见思惑业会随着第六识渐渐消亡,而出现不伏而伏不断而断的特殊情形。名字位散心念佛人临终初期是散心正念念佛,就算同时兼得弥陀他力冥加增上,亦不能入定不能见佛,更不能往生。必须熬至数天十数天临终最后之际,第六识已开始消亡渐灭之时,若能系念佛号不断,随着时间消逝,便可逐渐由散心正念念佛,进入定心正念念佛,即入临终特殊定境,从而见佛三力具足,方能最终见佛。入定境念佛,若菩提心真实,念佛必能修出定善,可灭极重定业。临终少时念佛,胜于平常百年修行,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平时数年数十年持名念佛,不能得定,所修皆是散善,难灭定业,其灭罪效果根本不能与临终定善相比。如《观经疏妙宗钞》中云:“彼人(下品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由此可知,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临终十念,决非泛泛然散心念佛。虽是与自力定力不相应的临终特殊定境,但只要是定境,便达成了见佛的可能。至于何时见佛,要看念佛人各自三恶道性罪多寡,及菩提心真伪,再有念佛勇猛与否。如《观经》所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只要“诸罪消灭”,自然可见佛迎。印祖《文钞》中有个《假善人虽得助念亦难往生之真实案例》,此案例正说明临终发菩提心念佛忏罪的重要,念佛人千万不可忽视,本愿法门念佛即往生的论断完全错误,千万不可被其误导。至于临终特殊定境形成的时间,会因人而异,大多是在命终三位之明了心位后期,乱心位之前,临终最后的现阴时期。更多细节可再参考《散心念佛人临终也能见佛往生的原理》一文。

谈谈临终特殊定境的一点注意

入临终特殊定境时,若心里仍然十分贪恋家人或财产等事,进入定境后,会强烈放大此贪恋之心,执着之念,而成为临终定心定念。弥陀虽神力超群,却不能攀缘度生强行转人心念,弥陀冥加之力无所能缘,自然消隐。世人不知如来是法界身,常以凡夫情执心揣测诸佛无为无不为之圣境。念佛人临终心念颠倒时,弥陀稍一加持,便可令其念佛正念得生,这都是凡夫一厢情愿的想法,把佛视为时时处处主动上门伺机助人的老好人一般。主动攀缘强行改变众生心念,必须入侵其心识,这是犯根本戒律的(而加持只是增上众生原有之念),世间正神尚且不为,更何况四圣法界诸佛菩萨。佛若能攀缘度生,以神力主导众生起心动念,那么十法界中早无破戒造恶诸事,早无三途六道了。佛若能在人临终时主动改人心念,任何宗派修行人以及所有世人,佛皆当一视同仁,令其临终善念得生,念佛得往生,这才是主动救世大慈大悲的佛陀所应当做的。如上种种皆是凡夫知见,根本原因是不知诸佛与众生心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误以为心外有佛心外有法,不知临终念佛见佛往生种种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作心是”(此中道理很深,有本愿法门法师误以为,只有修唯识观之人,才心现识变心作心是,错得何等离谱。不只佛教徒,就连他教,甚至邪教,以及普通凡夫,皆不出心现识变心作心是之理)。弥陀加持一切念佛人,只是随顺众生菩提正念而冥加,只是增上缘的作用,非是越俎代庖,无中生有。这种加持亦是众生自性弥陀外熏外显之意,自佛他佛本不二故。众生见思等烦惑,障自心弥陀,即障西方弥陀,临终起惑贪恋,此惑业现行,自然遮障自佛外显,亦遮障西方弥陀。本愿法门之所以提倡纯他力救度,其根本原因是对弥陀与众生心性的实相判体失败造成的。法然在《法然上人全集·净土随闻记》中言:“佛体虽一,随教其意不同。真言教(即真言宗)阿弥陀,是己心如来,不可外觅者。净教所谓阿弥陀佛,乃是法藏比丘发愿成就佛体在西方者。”此段开示,正是本愿法门一切错误理论的根源——大乘实相判体失败。法然上人虽承认佛体是一(并非真知),却死执真言宗自性弥陀在心内,不在心外,念佛人惑业障“己心如来”;执净宗弥陀佛体在西方极乐(念佛人心外),念佛人心内惑业不障“西方弥陀”。由佛与众生心体之间的判体失败,最终导致后期亲鸾本愿法门的他力断惑、纯他力接引、拈除自力、无须临终自力正念(临终前期自力散心正念念佛)、决定信即决定生、念佛即往生、十念平生业成、无须自力忏悔、恶人更易往生等等本愿法门特色的教理。若如实真知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佛体是一”,哪里还有“法藏比丘发愿成就佛体在西方”之说?“佛体在西方”,明显是法然误会佛法身本体之意。不只诸佛法身本体尽虚空遍法界,众生心体亦遍,以心无外故,诸佛众生心体不二故。极乐净土即是众生唯心净土,西方弥陀即是众生自性弥陀。弥陀佛力加持,必依众生心力而起,以一念心性遍法界故,非一念心外别有诸佛诸众生故。若深知众生一念心性之实相判体,必不被本愿法门邪说所误导,根本没有纯他力救度之说。

有人说,信愿决定即往生决定、决定信即决定生、十念平生业成……。决定往生者,必然见佛决定。你这“信愿决定”“决定信”“十念”能否保证临终决定见佛吗?决定不会中间横死,或临终昏迷晕厥,或贪恋妻儿老小等俗缘而影响临终念佛吗?有人会说,不需要念佛人自力,阿弥陀佛完全可以纯他力在空中变现佛像,令念佛人得见……。若果真如此,在场的家属及助念居士等人,皆当同见。有此误会之人,是不知《观经》见佛原理——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临终见佛是念佛人第六识独影境,虽亲属近在咫尺,亦然不能同见。至于助念等人偶有见光闻香等瑞相,属于众人的感应,与临终人见佛不可混为一谈。世尊在《观经》十六观第三观地观成时,授记念佛人临终决定往生,这才是判定决定往生的真实标准。这类念佛人才是真正的“十念平生业成”,因为此人已经生死自在,念上十句佛号便能入定,入定便可见佛,见佛便能自在舍寿往生,如此才堪称净业成就。有人说,临终能正念念佛,全是弥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临终入定见佛及往生亦是弥陀加持所致。反问一下,若弥陀他力加持果真如此强大,为何在临终初期,念佛人散心正念念佛时,为何不见弥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为何不在临终第一天,弥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而得见佛往生?佛虽神通广大,无时无刻不平等加持一切众生,但对于不念佛人,及散心念佛人,其加持力用是相对最弱的,并不能令其增上而入定境,自然不能见佛(见佛也很复杂,《见佛辨别真伪》此文一定要看)。只有当临终人由散心正念念佛,渐入定心正念念佛时,即入临终最后的特殊定境后,弥陀加持力用才得以显著提升,才会出现“慈悲加佑,令心不乱”,真正入一心不乱的更深层念佛三昧定境,罪灭即可见佛往生。在十数天的临终时期,弥陀慈悲加佑之力实际上是随着时间及念佛人的心念而逐渐变动的。理论上,在临终人神识渐灭的最后一念(死亡前一念,其实顿死情形理论上也存在临终特殊定境,只不过很难把握住),其加持力达到最大极值,临终人理论上可入理一心。又,弥陀慈悲加佑之力也只是相对的,不然印祖也不会屡屡开示临终助念的重要。若不分时宜的,片面夸大弥陀他力作用,就已经步入了本愿法门的误区。

印祖临终遗训:“念佛见佛,决定生西”

近代往生随闻录·印光大师》:一九四○年农历冬十月,谓众曰:‘吾老矣!灵岩方丈,不应久悬。’众推妙真,乃择日上位。初选十一月初九,师曰:‘太迟了!’再选十一月初四,师谓是日‘我自有事’。又复重选十一月初一,师曰:‘可矣!’至初一日,师亲率众职事送妙真上位。行礼如仪毕,示微疾。初四日上午一时三十分,由床上坐起云:‘念佛见佛,决定生西。’呼水洗手毕,起立言:‘阿弥陀佛来接,我要去了!’即由床沿步坐椅上。侍者云:‘未坐端正。’师复自立起,端身正坐,低声念佛。妙真至,师嘱云:‘你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尔后即不复语,惟唇动念佛而已。延至五时,如入禅定,笑容宛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祥逝矣。世寿八十,僧腊五十九。

“念佛见佛,决定生西!”简单几字,却意味深长。自在往生者,生前即能见佛,无须待至临终,既已决定往生;非自在往生者,须临终最后特殊定境中方能见佛,若能见佛,亦决定生西!至于虽能念佛,却不能见佛者,即是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中所示“名字位人,不定往生”。



  其他相关文章
·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 三力见佛必定真佛,临终往生时如何避免遭遇魔扰?
· 万修万人去,何以往生的人少?真修才算,还不要…
· 善人念佛决定往生,心与佛背便难往生
· 不修身而念佛,也有利益,但难得往生
· 假善人虽得助念亦难往生之真实案例
· 永明禅净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的标准
· 念佛具体方法,四字及六字等;释决定往生阶位
· 岂必屏除万缘,方能修持乎?中品下生自在往生
· 善导与智者大师对见佛三力判自力他力差别
· 何谓功德?如何识别有无真实功德?
· 临终佛来接引时: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 三种见佛三昧;何以未得神通能远见诸佛?
· 禅定功夫到何种程度,才可以坐脱立亡?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