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光大师文集 - 文钞选读 - 烦恼对治2   │ 文章推荐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一心念佛 敦伦尽分 烦恼对治 临终往生 返回首页
回归净土 因果教育 辨别邪正 其他文章 印祖道风

 · 净业社开示法语
 · 印造经像之植福机会
 · 三昧法水对治瞋火
 ·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 创建菩提精舍缘起碑记
 · 窒欲去淫
 · 观音菩萨感应之道,微妙难思
 · 发心守贞修行,当须努力
 · 家庭主妇该如何学佛?
 · 学问愈广博,愈须谦卑自牧
 · 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致使生佛悬殊
 ·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但复本有,别无新得
 · 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 巢县鱼山圆觉禅院传戒序
 · 诸病未愈,切忌沾染房事
 · 戒除文人习气
 ·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义者也
 · 戒求空名,勿沽名钓誉
 · 谓富贵学道难,断习须具勇力
 ·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差别者,乃幻妄相
 · 手婬一事伤身极大
 · 感应篇直讲序
 · 修行中的虚浮习气
 · 观音生于众生起心动念处
 · 释迦如来真身舍利来仪记
 · 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疏注节要跋
 · 慈悲道场忏法随闻录序(俗称梁皇忏)
 · 女色之祸,极其酷烈;窒欲最简便法
 · 皈依与否,当于师所说修持方法上论
 · 金刚经劝持发隐
 · 诫不务实行
 ·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发隐
 · 勿舍本逐末,宜在切要处着力
 · 心不真切决难感通
 · 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题辞
 · 五台山秘魔岩中庵石窟接引佛装金记
 · 阅经时勿亵慢,否则未受益,先获罪
 · 将来学者,作吾子吾弟观,则其利益大矣
 · 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圣诞日开示法语
 · 发愿文之程式
 · 难舍能舍
 · 五蕴本空,谁肯一照;六尘无性,人皆认真
 · 唯欲借奉佛以灭罪,不务其实焉得实益
 · 真实爱儿孙眷属之道理
 · 书华严经讼过记
 · 遵其所闻,行其所知,乃真实修持之龟鉴
 · 人皆有正智,但被物欲所牵而不现
 · 普陀普济寺化身塔记
 · 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 劝戒酒
 · 戒可佛前自受
 · 为何名为观世音,何为“普门”
 · 因缘不具足,可佛前顶礼,自誓皈依
 · 见理纵能与佛齐,修持当遵普通事相
 · 自大则人不重
 · 纵欲之人永贻弱种等诸祸
 · 年纪尚轻,当先参学,不宜行头陀苦行
 · 诫苦行
 · 守分修持
 · 竭诚方获实益
 · 勿以小得为足,勿以小过为无碍
 · 摄心听经与诵经功德等同
 · 论理性法,非凡僧所可行
 · 不得佛法实益
 · 如何克服懈怠通病
 · 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
 · 示密修
 · 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
 · 数千里外,遥祈受皈
 · 惜乎众生当场即迷,以幻为真
 ·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 示修行方法
 · 真知显现
 · 佛法实益
 · 圆持诸戒
 · 妇不贤孝,必累及父母师长被骂
 · 普陀法雨寺化身塔记
 · 以大菩提心,供彼大悲饭菜
 · 圆人全事即理
 · 印造经像之方法
 · 日诵经咒选录序
 · 必要时,祖师亦现严厉相
 · 金刚经功德颂序
 · 心经浅解序
 · 金刚经石刻序
 · 般若融心论重刻序
 · 自励
 · 泥金绘像普门品颂
 · 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
 · 乱极思治,人同此心
 · 起一念不正心即是恶
 · 如此发心,业消而病愈
 · 寿康宝鉴回向颂
 · 欲出尘累,戒为第一
 · 欲海回狂·题辞一

第   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