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 烦恼对治   │ 文章推荐
 

  同室相劝戒强蛮

  同室之人,固宜于闲暇无事时,委曲宛转,开陈至理,令其心知有是非可否。则心识不知不觉,渐摩渐染而为转变。至其愚傲之性发现时,可对治,则以至理名言,和气平心以对治之。否则任伊,一概置之不理。待其气消,再以平心和气,论其曲直,久之则随之而化。若用强蛮恶辣手段,断非所宜。以彼有所恃,所恃者子女也。兼失子女观法之训。(增广文钞卷二·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有德色,人虽受惠,感恩之心,便轻微矣。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此处家庭之妙诀也。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不和,都因不关紧要之小事较量而起。能放下人我心,自可不和而和矣。(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居士书三)

  众生习染甚深,欲令改弦易辙,颇不容易。子勤夫妇,念佛之机缘尚未熟,不能勉强。然居士已设法熏染,或当渐渐生信。上海附近曹行镇一妇,每念佛,其婆辄骂而阻止,妇仍不更改。久之其婆亦念佛,亦皈依。今则其婆比媳更加精进。祈缓图之,勿生烦忧。(三编·复方圣照居士书六)

  但能任观音菩萨颂,则无愿不周矣。眷属之向化,亦当以渐。久之自可不知不觉与之俱化。但看自己心之诚否。诚则无有不感格者。若自己尚是空套子,假场面,则便无感化力。而反招诽谤之辱矣。世出世法,皆以身为本。平常信札,但取认识即已,何须求工,以致引歉也。一切善事,皆愿随喜,实为大菩提心。(三编·复慧海居士书一)



  有关其它文章
· 失心皆无深信力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