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光大师文集 -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 辨别邪正   │ 文章推荐
 

  切忌勿贪求神通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可成就,只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彼妄想甚大,欲一年两年修行,即得五眼六通,又欲知父母之究竟苦乐。此种话,虽是一片慕道报恩之心,若不为说破,后来或致著魔,可怕之极。彼既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求佛加被,令其善根增长,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又当自己多方奉劝,冥(指求佛加)显(指自劝)两种,诚心诚语,庶可父母遂生信念佛矣。肯念佛求生西方,则临命终时,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便已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矣。不如此为父母谋,而欲知其苦乐以度,则何如未去世以前便度之乎。老实人,只好做在家居士,随分随力修持,若出家则更不能修持矣。祈与彼详细说之。今为彼取法名为慧勖,勖,亦勉也。以敦伦尽分等,及信愿念佛等,自勖勖人,其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切不可妄想得道得神通。但一心念佛,复以此劝人,则虽不得道,尚可胜于得道。以往生所得之利益,比得道更大。况盲修瞎炼,多分会著魔发狂乎。祈认真为彼详说。否则,或有危险也。(续编卷上·复杨树枝居士书四)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使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圣境界现,及得种种神通。只期心佛相应而已。(三编·复谛醒法师书)

  涅槃经疏已有了,乃谛师所送者。光日忙得无暇,亦只供之高阁而已。陈君之静坐,盖非真参真念之坐,乃兼带炼丹家之性质。兼之近来信心人醉心神通,故有此境。使真参本来面目,及真实至诚念佛,无求得神通之念,断不至有此魔境也。倘将此种念头全体放下,以清净心,持佛名号,即可消灭,固不必虑。所虑者,心地夹杂外宗,及欲即得神通等耳。午前不发,午后则发者,当是夜气镇定,日气纷繁之所致也。然光于禅定工夫,素未实修,其境界之因由,亦莫能详知,此不过据理以判而已。(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答徐蔚如居士问自知录书)



  有关其它文章
· 佛弟子再扶乩,便成附佛外道
· 彼运气求神通之静坐,非佛教之禅定
· 谈玄说妙,弄口头,求神通,皆抛之
· 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 佛教不以神通度人
· 神通代表他的佛法修持吗
· 为什么佛与魔的神通无法分辨呢?
· 学佛人应内修内求自性佛,不该依赖灵媒神通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