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地藏孝亲网 - 孝道佛经 - 文章目录     │ 手机版
 

佛门孝经

  中国是个重视孝道的国家,对过去父母以及宗亲的追思,不论时间经过怎样久远,非特不会忘怀,而且历久弥深,中国人的这一孝亲精神,不得不说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质!孝道是学佛的基石,更是做人的根本。

  中国人孝亲思想,固然值得称道,而佛法的报恩观念,尤其值得赞许。因佛法所说的孝道,不特不逊于中国儒家,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以成佛来说,一般以为佛的成佛,由修六度万行而来,殊不知孝养父母、才是成佛的主要原因,这在很多经中,佛都这样说过。如菩萨本业经说:“孝事父母,当愿众生,一切护视,便成佛道”。报恩经也说:“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集经云:“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杂宝藏经云:“非但今日赞叹慈孝,于无量劫,亦常赞叹”。再如佛在因中所表现的种种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崇高伟大之菩萨行,无一而非是为报父母恩的,并不是与孝亲毫无一点关系的!下面是本站简单列举的佛门孝经典集。

偈 颂

世尊所说法。无量若微尘。唯地藏本愿。及盂兰盆经。
广谈出世孝。尊者目连可。誓度尽众生。地藏愿最大。
百善孝为先。风木心常惊。长念罔极恩。使人涕泪零。
况复空地狱。度多生父母。即此广大心。自足证无漏。
佛性人本有。勿随六道转。事理两俱尽。孝道方圆满。
一切法趣孝。是趣不过焉。善哉知性师。用疏演孝疏。
所愿兹书出。流传于来今。更愿见闻者。勿负师用心。

 · 地藏菩萨本愿经(唐·实叉难陀·大正藏No.412)
 · 佛说盂兰盆经(西晋·竺法护·大正藏No.685)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后汉·安世高·大正藏No.684)
 · 佛说孝子经(西晋·失译·大正藏No.687)
 · 佛说睒子经(西晋·圣坚·大正藏No.175)
 · 佛说报恩奉盆经(东晋·失译·大正藏No.686)
 · 大方便佛报恩经(后汉·失译·大正藏No.156)
 · 佛说盂兰盆经疏(唐·宗密述·大正藏No.1792)
 · 佛说报恩孝亲经句集要
 · 佛教孝道经典选辑(海涛法师)
 · 佛说盂兰盆经讲记(显明法师)
 · 佛说盂兰盆经解(纯果法师)
 · 佛说盂兰盆经讲义(圆瑛法师)
 ·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胡维铨居士)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憶栖法师)
 ·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宣化上人)
 ·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王智隆居士)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道源法师)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竺摩法师)
 · 佛门大孝地藏经(证严法师)


  孝道文集篇

 · 释尊如何报答亲恩(律航法师)
 · 缁门崇行录·孝亲之行(莲池大师)
 · 出世间大孝(道源法师)
 · 佛教的孝道思想(南怀瑾教授)
 · 地藏本愿经的源流(星云法师监修)
 · 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演培法师)
 · 无尽的孝道—地藏菩萨(文珠法师)
 · 孝敬-地藏菩萨-佛法教学的四大科目
 · 人天福-孝养父母(《净业三福讲记》)
 · 佛教以孝为本论(印光大师)
 · 佛教以孝为本论白话浅释(法宣法师)
 · 佛陀劝孝的偈语
 · 佛法中有关孝亲慈悲的升华
 · 孝是中国人的根性(李炳南)
 · 五常百行,无非孝道(《印光大师文抄》摘录)
 · 如来大教,以孝为本(《印光大师文抄》摘录)
 · 世间之孝,出世间之孝,两者比较(印光大师)
 · 如何将世间孝升级为出世间孝?(出自《印祖文抄》)
 · 出世间大孝(摘录于《竹窗随笔》莲池大师著)
 · 佛道旷济,以孝为宗,孝该万行,以慈为要
 · 孝闻说 广孝序(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
 · 何为广义的孝?何为狭义的孝?(太虚大师)
 · 孝顺之道是为佛法(太虚大师讲演提纲)
 · 养老慈幼之意义(太虚大师)
 · 父母不信佛,可代其忏除业障,资发其神识
 · 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竺摩法师)
 · 献给慈父的感恩与忏悔(道证法师)
 · 佛教是教育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 孝道相关问题(《在家修行问答》)
 · 怎样解决修行与尽孝之间的矛盾?
 · 为僧宜孝父母(《竹窗随笔白话注译》)
 · 念佛尽孝(《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
 · 持戒尽孝(《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
 · 国师孝亲(《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
 · 为什么说孝道是大圆满的大根大本?
 · 浅谈佛教徒如何尽孝(《佛七法事谈话》)
 · 孝亲尊师是圆满成佛之根本(《祭祖谈话》)
 · 从祭祖谈孝敬和普世教育的推广(《祭祖谈话》)
 · 祭祀-提倡孝道-没有孝道就没有佛道
 · 孝跟敬是打开自性宝藏的工具
 · 提倡孝道,重视师道,力行菩萨道
 · 孝道教育 万善根本(《祭祖大典开示》)
 · 倡孝道师道(法师嘉言录)
 · 倡孝道师道(《行为世范集》)
 · 孝亲尊师-如何挽救社会风气系列
 · 人类文化的根本-孝道与师道
 · 孝道与汉学对当代的重要性
 · 孝顺是顺本性,不是顺情识
 · 为何说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从孝道兴起的?
 · 为什么孝顺可贵?孝道非私心,是德行的根本
 · 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居士学佛100问》)
 · 孝顺父母的方法是什么(《居士学佛100问》)
 · 孝顺父母的果报是什么(《居士学佛100问》)
 · 父母与子女如何相处(《居士学佛100问》)
 · 孝心即是菩提心(印祖文钞节选)
 · 流俗之孝,实为大不孝文(印祖文钞节选)
 · 孝弟为仁之本,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印光大师)
 · 作佛之要,在乎力行孝弟、返妄归真(印光大师)
 · 即出世了生死法, 以导引伦常孝弟等法(印光大师)
 ·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乃做人之规矩准绳(印祖开示)
 · 论大妄语罪及佛大孝与致知格物…(印祖开示)
 · 追思尽孝,事亲究竟一着(印祖开示)
 · 念佛人如何尽孝?(印祖念佛问答)
 · 劝家庭行孝文(知性法师)
 · 谈孝道(憶栖法师)
 · 孝与戒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钟茂森博士)
 · 谈孝道(张有恒教授著《清凉小品》)
 · 和谐天下 以孝为本
 · 孝道与人生
 · 生日(真正孝子)
 · 提倡孝道-本立而道生
 ·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的深层含义
 · 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圣严法师)
 ·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净因第一要)
 · 只有物资奉养,非孝(证严上人)
 · 不孝的原因(集福消灾之道故事集)
 · 孝增福寿(观音灵感录续编)
 · 孝脱险难(观音灵感录续编)
 · 孝愈疾病(观音灵感录续编)
 · 孝经(孔子著)
 · 孝经白话注解(严协和居士)
 · 德育古鉴——孝顺类(史洁珵居士)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孝亲
 · 弟子规(清朝·贾存仁)
 · 弟子规易解(清朝·李毓秀)
 · 名贤集(古训)(佚名)
 · 闺训千字文(佚名)
 · 二十四孝(元代郭居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