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答疑节录
“往生第一类的正因:“复次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此经典”,“此经典”,就是这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现在台湾有人一天念十二遍,我们应当是向海岸那边的同修致敬。现在说老实话,北京最不行,海外比我们好的多,人家是真在用功念诵,“闻此经典”。“受持读诵”。“受”是信受;“持”是奉行、修持;“读诵”,读就是念;诵是背。能背《无量寿经》的人很多。“书写”,写这部经,供养这部经。把经摆在佛桌上,跟佛像一样去供养。在日本,《法华经》就是受尊敬,随便走走看,到处都是“南无妙法莲华经”,这就是供养这部经。如果对于这部经典能够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昼夜相续,求生彼刹”,在往生正因之中这是头一个,所以单提这一条。这种往生是“如佛色相,种种庄严,生宝刹中,速得闻法,永不退转”。这就是上辈的情况。……
当然它不止一本,一共是九本,但是九种本子里头能把弥陀愿都包括进去的只有这一本。这本《无量寿经》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本经最重要,弥陀的本愿就是要说这个法。弥陀本愿之中就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十念法,一天念十口气,谁不行?如果你成天在那儿玩,十念法决定往生不了。你这别的时间都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或者在弘扬其他的,有许多许多工作,你十念法可以。……
“论法无厌,求法不倦”,现在有人说:我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不管了,从前老问我。我说:“这很好,你真能这么做是能成功了。”后来我才知道,问话的人说什么都不管了,他就是法上不管了,世间的事样样管,没有一样不管的,那就不行了。法上你不管了,我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世间的事情,功名富贵等等样样都要管,邻居有点什么东西摆的不合适,就和邻居吵架。居士林有一位很有修行的,为这个就气死了。什么都不管,你这全不管,一念单提才有希望。所以现在有人这么问,我就要给他做解释了,不像从前给他肯定了,那里包括一切才行。所以“论法无厌,求法不倦”,上句觉他,下句自觉。《净影疏》说:“专乐求法,心无厌足,自利方便。”“常欲广说,志无疲等,正明利他。”极乐这些菩萨跟大家讨论,无有厌倦的时候,说我腻了要休息了,不愿意跟你说了。所以孔子也是“诲人不倦”,教导别人,没有厌倦的时候,都是为了利他。“求法不倦”,《会疏》曰:“菩萨求法为利他故,所得法必为他说。为一切众生,经无量劫而无疲倦。”所以一句显利他。心无厌足是自利。自利就是自觉。自觉和觉他并重。”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