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孝亲网 - 学佛文集 - 黄念祖文集 - 黄念祖居士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念佛法门是众门中最易的,散漫修行也想往生?


无量寿经答疑节录

“志心归依,顶礼供养”。极虔诚的心来归依。“归依”就是归命,“顶礼”就是第一礼拜门,“供养”,有法供养,依教奉行,发菩提心。今经云,归依顶礼,复是志心,更兼供养,弥显精诚。《往生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一定得生),见彼阿弥陀佛。”以修此妙因,必感圣果,所以在临命终时,蒙佛的愿力“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所以他就“不惊不怖”,没有什么可以惊慌失措的。怖是害怕,也没有恐怖、畏惧。“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颠倒是错乱。人有时到了最后就会很错乱。我有一个亲戚,一生念佛,到了临终变成骂佛、恨佛,就是错乱了。所以要坚持到最后,不是件容易事。

所以我常说,念佛法门是一切法门中最容易的一种,但是千万不要把它看容易了,以为自己就是这么舒舒服服、悠悠忽忽跟玩似的,这样就可以得到往生,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上面提到要“昼夜”,这就说明要很艰苦。本品经文,没有说临终见佛,但既得往生则佛必然来迎。因为这是佛的本愿力,临终来接引。凡是符合条件的佛都来接引,而且他在临终的时候能不惊不怖,一般都是怕死,害怕得很,不颠倒?所以这里就是有佛的加被,使得他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这个地方没有明说,就是不言而喻了。若无佛迎,则凡夫自力不能往生。”

○印光大师: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然须至诚之极,方有感应。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乐,死归净土。当率其家属男女老幼,同皆认真念佛。以祈佛慈加被,消灭罪业,增长善根。何得但以百声千声佛号为事。世间为人做工者,为一二角钱,终日勤劳不息。汝以此大事,反不如求一二角钱者之勤劳,亦无怪乎无有感应也。感若至极,决无不应之理。汝如此感,乃泛泛悠悠,何可消大业障于现世去世乎。

按:平时散漫,若临终勇猛,因缘具足也可往生,这只是理论上。谁能保证一生不遇天灾人祸?念佛人就都得善终?有心人当未雨绸缪,若业障现前定业现前,悔之晚矣。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真实用功,昼夜相续也能做到,梦里都在念佛?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