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文集 - 黄念祖文集 - 黄念祖居士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净宗重求他力,并非心外求法,他力正是自力?


无量寿经答疑节录

法藏菩萨因地中,悲愿宏深,开显他力法门,上智也收、下愚也收,所以世称“大愿之王”。玄奘大师翻译得非常好,人到临终的时候,以佛的力量是“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以佛的慈悲力来加护保佑你,使得你的心不乱,所以弥陀大愿之王惠予真实之利就在此。只要真正做到了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就要对你负责任,他的愿就在你身上落实,仗的是他力。所以真正念佛的人,大势至菩萨摄受这个人,阿弥陀佛从极乐世界派二十五位大菩萨随时随地护持你不被魔的侵扰。

有人说这不是心外取法都是魔业吗?怎么又舍弃自分求他力?这就是最圆融的地方,他力不是心外求法,他力正是自力,这是一个殊胜的方便,自他不二,生佛不二。依靠他力念佛持咒,而这个他——你念的佛就是自己,正是你的自力。“一声佛号一声心,迷时不念悟时念”,念的时候就是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你的本心完全朗然现前。念佛的人是“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觅长安”,到天齤安囧门城楼上了,你再问:北京搁哪呢?所以要真能信他力,真能老实念,就是已经到了天齤安囧门城楼了。

所谓这是极难信法!以众生心入诸法实相,最容易的莫过于持名与持咒(当然不排除其他,都是好的,没有一个不是绝妙最殊胜的)。说声字皆实相,一切都是实相。所以《楞严经》的“首楞严”,翻译的意思是“一切法究竟坚固”。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究竟坚固的。这一句佛号就是首楞严,一切都是法身、就是法身、就是实相,焉得不是!什么是佛?录音机放出声音来就不是吗?录音机就是、放声音也是。但是这个很难体会,所以要从他,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谁都能念,谁都能信,一切根都摄。但是将来品位不同,分别就在此,皆是从果起修。

此殊胜之他力门,正是弥陀悲愿至切处,也正是禅密两宗方便究竟彻底的地方。自他本来是不二的,肯仗他力,即是于此极难信的法,生到净信。难信能信,全由当人之无上智慧,这就是你的自力。所以净宗是易行道,是方便里面的究竟方便。以上内有己灵,外有诸圣,有自有他,有内有外,这正表自他宛然。但我们应在差别中了达无差别。先师夏莲居〈直念去〉偈:“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到这时己灵与外圣、能念与所念,全都是弥陀。所以,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他不二。自心朗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于此。

注: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离此圆融体外,非别有十方诸佛法身。诸佛心我心众生心,心心各摄互摄各遍互遍。心佛众生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互摄,无欠无余,方是真如实相义。十方诸佛是法界身,遍入十方众生心想中。何能遍入?只因诸佛所证无它,唯是你我及十方众生之真心法体。此法体非一非异,非形非物,非自非他。凡夫迷之而言自言他,执此执彼。说起心义,只知肉团缘影,不晓真心尽虚空遍法界,十方诸佛非在真心之外。凡夫在迷,言说自力,便执眼耳鼻舌身肉团心缘影心,前六根六识之力用。不知心外无佛,十方诸佛力用皆不出自性佛力之外。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岂是二佛?当下念佛之一念心是“法界圆融体”全体而作,此一念心互摄互遍十方诸佛诸众生,西方弥陀佛力冥加力用增上正是在此一念心中,非离此心念外别有他佛加持力用。一念觉正净与自性相应,性德力用自然外显;一念迷邪染与自性相悖,性德力用自然内隐。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弥陀他力加持增上,正是自性佛力外显之意,此理甚深。西方弥陀力用融归自性弥陀,自力他力究竟不二,方为净宗之妙。

本愿法门割裂自他二力,最终舍弃自力修持专求他力,完全误会,且不能圆融,佛理偏差远矣。净宗他力不离自力,皆依自力而得彰显,非离自力而别有他力增上。本愿法门纯他力救度,拈去自力,夸大他力,不讲持戒精进等自力修持,不谈忏悔,不修一心,唯独在深信他力救度,临终无须自力正念,就算横死昏迷,贪恋颠倒种种妄念,只要弥陀神力加持,便可令其正念得生,成功他力往生。而正信净宗则是,虽重他力,更重自力,自力功夫越深,罪障越薄,功德越大,定力越高,越容易往生。若念佛功夫越差,罪障越重,则越应忏悔念佛,越发菩提心,越重视临终正念。念佛功夫高的,可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往生时日可自定,只要念佛入定,即可往生,也不必他人临终助念,或坐或站,潇洒自在。这类自在往生的念佛人,恐怕在日本净宗法然上人之后,应该寥寥无几。本愿法门强调他力信服,只要你还修念佛自力,想靠自力念至功夫成片或伏惑事一心不乱,包括忏悔持戒,就会被判定为不定往生之业,是对他力救度的信心不足。不修自力,又不持戒,不忏悔,临终不得善终的本愿法门信众应当比比皆是,就连亲鸾上人也无往生瑞相,反而有临终恶相,此是其女亲口所言。本愿法门历来不以临终瑞相与否来判别往生,其实不是不判,而是几乎根本没有多少有往生瑞相,依照我国净宗理论来推论,这类不修自力之人的临终境况可想而知。法然虽然拈除自力,作为本愿法门开山祖师,但他仍老实念佛,晚年日课六万佛号,数年不断,位证观行位三四品,可在念佛三昧境中见十六观前六观境,临终得自在往生。而真正发展完善本愿法门理论的是亲鸾,这才将自力拈除得干干净净,提倡十念即平生业成,以后本愿法门信众皆不修自力不重视自力。当代传入我国的本愿法门分支,虽然有些理论美化,个别观点收敛,也似乎是在提倡老实念佛等自力修持。但若论起自他二力的究竟根本,必然会暴露出本愿法门根本思想无疑。

附文:《自力不修,只求他力加持带我往生,这个不行》《念佛法门是大乘法,是利他的,非二乘境界》《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恶法,则为阐提狱种》(这几篇文章皆可看作是黄老对本愿法门的批评,尤其是第一篇)



  其他相关文章
· 名闻利养当警戒,你学佛究竟为了什么?
· 自力感佛力的往生原理 水清月现 心净佛现?(印祖)
· 临终佛迎,执佛从心现,或执佛西来,皆邪见?(莲池)
· 净土法门带业往生,仗他力与修自力关系?(太虚)
· 自心与佛心及众生心性之间的关系 一室千灯?
· 他力即“般若加行之余势”
· 云何名自力?生佛不二之力?
· 散心念佛人临终也能见佛往生的原理
· 见佛决定,往生决定;名字位如何见佛?
· 万修万人去,何以往生的人少?真修才算,还不要…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