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答疑节录
再有,你要向外界去找有相佛与汝不相似,也就是要明自本心、达自本性。我们供养无量无边的圣众,是“外慕诸圣”,是好、必须的,但是相比较之下,还不如坚勇求正觉。坚勇求正觉就是我所常说的“内重己灵”。我们既要外慕诸圣,又要内重己灵。但是在这里如果再要比较,那法藏比丘提出,这样去外慕诸圣,不如内重己灵,坚勇求正觉。
蕅益大师说:“自未得度,云何度人;如被漂者,欲拯岸行。”这话非常深刻。你自己还未得度,你谈什么度人呢?连“已灵”还在沉沦、昏睡之中,有什么资格谈觉他?就像陷于狂流之中,自己正在河里头挣命,若是你还要救岸上的人,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这不是阿罗汉,只求自己觉悟,这是为了要真正救度旁人,要负责任,认真彻底去贯彻,那就只有先度自己。是为度他,所以先度己,不是只为自己。……蕅益大师也讲六信,要信自,这个“自”很重要。明此根本,方能生起无量无边自觉觉他之妙行。
○彻悟禅师开示节录
故于修道方便门中。便有多门。有但仰慕诸圣者。有但尊重己灵者。有外慕诸圣内重己灵者。有不慕诸圣不重己灵者。
若但仰慕诸圣者。如本分念佛之人。以知诸圣皆已先证我之己灵。语默动静。皆堪垂范。我曹若不仰慕诸圣。则进修无路矣。故或专持名号。或观想音容。三业虔诚。六时敬礼。倾心皈命。尽报遵承。及乎时至缘。感应道交。心地大开,灵光独露。乃知我之己灵。原与诸圣平等无异。亦不可不自尊重也。
又但尊重己灵者。宗门参禅者。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唯欲十二时中。四威仪内。独露当人面目。受用本地风光。离心性外。毫无取着。所谓任他千圣现。我有天真佛也。及乎造诣功深。悟证已极。乃知一切诸圣。皆久已先证我之己灵者。尤不可不仰慕也。
又外慕诸圣内重己灵者。夫欲尊重己灵。必须仰慕诸圣。唯其仰慕诸圣。正是尊重己灵。又仰慕诸圣。必须尊重己灵。若不尊重己灵。岂能仰慕诸圣。此则内外交修。心佛等重。既无偏执。进道弥速。至于力极功纯。全体相应。乃知诸圣。但不过先证我之己灵而已。无庸仰慕。而我己灵者。亦不过平等齐于诸圣而已。何劳尊重。
又不慕诸圣。不重己灵者。此谓寸丝不挂。心佛两忘。彻底撒开。迥无依倚。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一念不生。万缘坐断。至于久久功熟。圆满证入。本灵独露。诸圣顿齐。虽不仰慕诸圣。乃善仰慕。虽不尊重己灵。却真尊重。此之四路。学者自谅根性。各随好乐。但当一门深入。久之必皆有相应。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