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文集 - 黄念祖文集 - 黄念祖居士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佛经语深,依文解义不参考古德注释常出错误


无量寿经答疑节录

嘉祥大师《无量寿经疏》说:“遣除迷垢,故云洗濯。”因为迷就是众生,悟了就是佛。消除迷惑与垢污叫做“洗濯”。没有迷了就是觉。前节所述的十烦恼与三烦恼,都是应该消除的迷垢。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可是一念迷妄,堕于无明。一面镜子,镜面全是垢污,不显本有的照用,所以首先去污,这就是“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嘉祥大师说:“无相之解,是无漏明,故云清白。”去污的妙剂是“无相之解”,这完全不是佛学家的知解。信解行证,所谓开了圆解。无,离相,无相的这个解,这个解是无漏的明。明是明白。古云:“知解门开则悟门塞。”

《首楞严经》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离见,斯即涅槃真净。”存在知见相的知见(有能知的我与所知的内容,有能有所就不是离相),这就是无明的根本。这是又在镜面上污墨,并不是去污。要有离见的解,才真解了如来真实义,才能恢复镜子(众生心地)的本明。这个明,嘉祥大师叫做“无漏之明”。漏就是烦恼,离开了烦恼垢染的本明,叫做“清白”。所以消除烦恼迷惑,以离相的慧解恢复本来离垢的光明,叫做“洗濯垢污,显明清白”。

《甄解》说:“洗濯垢污,显明清白,是澍雨德,雨后能洗物垢污,能显清白体之德。如来法轮洗濯尘劳垢污,开显本有净体也。”佛的德像下雨一样,雨后树木、房子等等都干净了,显露了清白的本体。如来法轮洗掉了“尘劳污垢”,尘俗世间的一切污垢、染污,开显出众生本来有的清净本体。所以古德的解释,一层深一层,这个地方更深一层了。众生怎么洗濯?那只有禅宗的开悟,明自本心、见自本性,真正认识本体,才是显明清白。所以大家要知道“佛经语深”哪!很多人就喜欢用自己所理解的道理去闻句,解释经典,而不去参考古德的注释,往往出很大的错误。

以上《嘉祥》《甄解》两疏中,清白之解优于《合赞》。若把三个人的话综合起来,所谓清白是“智断之果”,是智慧所断的果实,是无漏的明,是本有的净体。如何融会禅宗,“洗濯垢污”就是百丈禅师所说的“迥脱根尘”。……会合净土宗,“都摄六根”就是“洗涤垢污”,“净念相继”、“自得心开”就是“显明清白”。心开,一声佛号一声心。……

自己不觉悟就不能觉醒别人,这一点是我们很应当深思的。很多人犯了这个毛病,最多成个佛学家,能老老实实成个佛学家也不错,有的甚至生出邪见,谤经谤法,这样的话,还不如那个不信佛的人,因为谤经谤法的罪最大。

按语:近代某著名法师曾提倡直接读经,不参阅古德注解。不是不对,但要分各自根基。末法时期钝根学佛人多,佛学根基又差,就算认真阅读古德注解还多有难懂不懂之处,若直接读经,依文解义,错解如来真实义肯定多多。若以读经修定,或不求解门的某宗修法,另当别论。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俱舍论》有四种福田?趣田苦田恩田德田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