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文集 - 黄念祖文集 - 黄念祖居士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只求自觉,不知觉他的人,能往生极乐吗?


无量寿经答疑节录

我们要弘法,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还在迷,满眼睛都是翳,还是白内障都快瞎了,要给别人领路,所谓就是“一盲领众盲”。而且自己名为说法实际是放毒。阿罗汉只知道自觉,佛就呵斥为焦芽败种。你不自觉而想觉他,就是所谓修一些痴福,那将来如仰箭射虚空,最后还要掉下来。所以首须要自觉。觉他,我们修行人最大的目标就是觉他,所以不同于阿罗汉。

阿罗汉只具自觉,菩萨于自觉外更须觉他,故菩萨具二觉;觉行圆满是第三觉,唯佛具三觉。悟达本性真实常住,了知诸惑都是虚妄,是自觉;以无缘大慈平等普度一切众生,是觉他;穷尽本心的源底,自觉觉他之行圆满具足,圆圆果海自然成就,是觉行圆满。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纯是大乘。天亲菩萨《往生论》说:“二乘种不生。”二乘的种性,只求自觉(自己怕苦、要出苦),不知觉他的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道理,有很多念佛的人不明白。所以这样我们就晓得,佛就是三觉圆满的众生,众生就是完全在迷还没有觉悟的佛。佛教是无神论,不是有个造物者,有个神至高无上,他永远是觉悟的,我们都要靠这个神的加持才能够升天堂。佛是平等的,借《心经》说,我们跟佛是平等的,所以不增不减。在佛也不增,在我们也不减,真实平等之义,所以平等觉……

注:有些人对“二乘种不生”的解释会有些分歧,常会列举《观经》中下六品往生众生,依文解义,坚持认为这类人并未发菩提心。佛经谁都会读,但何以智者、知礼、莲池、蕅益、印光等祖师,对此问题的见解却有不同,并未只按佛经字面意思来注解,认为中下六品人皆有发菩提心,或暗发或曾发,或回小向大改发,即能发心,已是大乘非二乘种性。所以,发不发菩提心对于往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观经》有提临终念佛灭罪的问题,《阿弥陀经》有讲非少善根福德因缘,《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皆言发菩提心。莲池蕅益等祖师,著作中详解了发心与念佛及福善的关系。观经下下品一念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若人人可念,人人可得如是广大功德利益,试问此人何业不消何罪不灭?反观当下念佛人,何以灾祸恶病连连,不得善终者比比皆是?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有关念佛人发不发菩提心的争端,伴随着本愿法门入侵中国净宗,逐渐愈演愈烈。



  其他相关文章
· “无量寿”也是每一众生自身本具的法身佛?
· 虽也念佛 但因发心不等 道业功德天壤之别
· 弥陀只摄善类,不及恶类;三辈往生皆发菩提心?
· 如何正确理解《观经》往生后发菩提心?
· 念佛、忏悔、功德、灭罪、菩提心之间的关系?
· 万修万人去,何以往生的人少?真修才算,还不要…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