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佛文集 - 黄念祖居士文集 - 文章目录   │ 文章推荐
 

黄念祖内部学修开示

 · 乡愿,德之贼也(老好人)
 · 棒头死去方能活,诈死佯活最不堪
 · 大死大活,怎么死?怎么活?
 · 打碎再造,破的就是我相、我执、我见
 · 磨出秦时旧镜子,借人照己胆先寒
 · 圆瑛法师、通愿法师被骂之后
 · 药王菩萨燃臂表法:舍断常二见
 · 好高骛远闭关修密,发疯而亡
 · 我的内人完全是得《法华经》的恩
 · 李老念佛不得力的原因
 · 简说《无量寿经》的殊胜
 · 念佛、念咒和念经有什么分别?
 · 《无量寿经》:连宗带教,都摄其中
 · 《无量寿经》尽说事相,与金刚经矛盾?
 · 离四句即四句,谈极乐世界“有”
 · 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事事无碍境界
 · 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事理一心
 · 能经内保;知其所止
 · 此二关不破,任你谈玄说妙,终是门外打之绕
 · 初六允升大吉,上九视履考祥
 · 天锡之福,先开其慧
 · 无量寿经的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 观音与大势至法门,本来就不是分裂的
 · 此种发菩提心称之为邪
 · 观音耳根法门与念佛法门修持容易比较
 · 佛四十八愿之殊胜;念佛殊胜
 · 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往生,可达理一心
 · 发菩提心,怎样叫真,怎样叫伪?
 · 这样发心,就说你发菩提心了(最基本)
 · 再示发菩提心的真伪
 · 心居佛号中,即得佛受用
 · 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 黄念祖上师开示:带业往生
 · 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承受无上佛法
 · 密法分成九乘:外密,内密,无上密各三个
 · 你再做功德,也顶不住那个谤法的罪呀!
 · 为什么我老主张要“放下”呢?
 · 开悟像什么?像贼入空室
 · 偷心不死,滴水难消
 · 悟心是悟自心的事,怎么能靠师父加持呢?
 · 为何老在生死中出不去?有四种原因
 · 修行路上四个要门
 · 断淫欲只出欲界,断见思惑才出三界
 · 怎样识别大手印成就的上师呢?
 · 近代容易谤法的几种情形
 · 禅宗就是密宗直趋无上部的这个法
 · 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 显教密教,手心手背
 · 大般若经600卷,归纳到一个“照”字
 · 咱们这个世界也跟佛土一样
 · 夫般若者,诸佛之母
 · 大家有机缘可以读读永明大师《宗镜录》
 · 误入歧途——枯木禅
 · 此空寂之知,是前达摩所传清净心也
 · 心体能知,知即是心
 · 元神还是身,不出身见
 · 带之修道,但唯增长邪见烦恼,决无相应分
 · 众生知见须拿佛知见来对治
 · 欲随佛界缘起,无如以信愿心,持佛名号
 · 点铁成金极妙之法,只须赤体担当
 · 久久勿替,管取金台可以坐待
 · 清净痛苦恐慌等情行都可能开悟
 · 念佛处事,皆当用第一念,勿用第二念
 · 真正第一念,全是现量
 · 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问题就在六七识
 · 你不要计较分别,单单纯纯起这一念
 · 被催眠了眼识所见就不同(障眼法)
 · 第一念有时不可思议
 · 被打的高峰禅师;平常心是道
 · 修密见本尊,跟本尊说话,只能算个开始
 · 平平常常,老实念去,即所谓第一念也
 · 矜躁卜度(入第二念)
 · 希冀玄妙(入第二念)
 · 计功求速(入第二念)
 · 背境向心(入第二念)
 · 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识
 · 在世法上我们怎样运用“第一念”呢?
 · 明明是无漏法,变成有漏法了
 · 你要着急呀,那一定不成功
 · 一向专念,广义和狭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