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何谓“带业往生”?
答:这个“业”就是一切造作,佛给我们讲的,执着是业,执着善是善业,执着恶是恶业。善业,三善道,果报在三善道;恶业,果报在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谓带业往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业习没有断。跟其他法门不一样,其他法门一定要断。譬如说你的见思烦恼如果不断,你就不能证阿罗汉果。阿罗汉,一般讲有四个等级,我们讲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须陀洹,初果就要放下见惑,就是一切错误的见解,他放下了;换句话说,他的见解是正确的。在经上讲的,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他断掉了,证须陀洹果,小乘初果。我们《华严经》上讲的初信位的菩萨,我们现在讲十信,现在是第十信,初信位的菩萨断八十八品见惑。
带业往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断,见思烦恼没断也能往生。这是无比殊胜的法门,断烦恼真不容易。他不断烦恼,怎么能去?伏烦恼。你要有能力把你的烦恼伏住,所以用念佛的方法。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这个要真用功夫,我们看看念佛的真用功夫的人不多。真用功夫,怎么个用法?念头才一起,南无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就打掉,这叫真用功夫。譬如说我们眼睛看到顺自己意思的,顺自己意思就喜欢,喜欢是烦恼。喜欢是情爱,一生起,“南无阿弥陀佛”,把它压下去,让你心都变成阿弥陀佛;遇到不顺境,生气了,心里不高兴,南无阿弥陀佛。你能够用一句阿弥陀佛把你的喜怒哀乐摆平,这叫功夫,这叫压住。
所以会念,会念的就是他能用这句佛号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这是我们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他能保持。时时刻刻都能保持,就用这一句佛号保持着自己的清净心。这五个,用一个就行,我们净土宗最着重的是清净,心净则佛土净。只要心清净,当然就平等,当然就真诚,一个得到,五个都得到。所以《华严》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叫会念。天天念佛,还照样发脾气,还照样起贪瞋痴,那就不会念。那个念佛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往生,这个要知道。我们自己要是真正想往生,就要真下功夫。真下功夫,用这一句佛号要摆平自己的烦恼习气,这叫带业往生。你并没有断,到西方极乐世界再断。
问:《无量寿经》上说,使众生带烦恼往生净土而成佛。但法师说一定要断烦恼后才能往生净土成佛。请慈悲开示。
答:我没有讲断烦恼,我也是讲带烦恼,为什么?带业往生。断烦恼我也讲过,断烦恼往生净土品位就高了,为什么?断见思烦恼,生方便有余土;断尘沙烦恼,生方便有余土的上辈。因为方便有余土也有三辈九品,下面的是断了见思烦恼,上面的是断了尘沙烦恼。如果无明烦恼断掉了,那就生实报庄严土,没有断烦恼的生凡圣同居土,这样说法就圆满。可是绝大多数的人见思烦恼没断,所以能生凡圣同居土。(憶栖法师)
按:净宗带业往生是针对通途自力法门断见思惑竖出三界而提出的,此业偏指“惑业”,即见思惑。九品往生中,品位高者,也能断惑往生,但品位低者,无须断惑,只须伏惑即可。下三品五逆十恶之人,属于临终念佛忏罪往生,念佛勇猛者也可断惑,未断惑者也可往生,但必须念佛转心忏罪。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