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像我们这些在家的居士要自己修行,除了念经、诵佛号外,在遇到自己不能克服的阻碍时,应怎么克服?譬如心里想着:‘是不是要发火?要忍辱!要心静!’可是道理明白了,但是一遇到具体问题时就忍不过,吞不下这口气。我也知道自己念佛不够,定力不深。但如要克服自己这一个阻碍,具体应该怎么做?也许讲的是冤亲债主的干扰,自己一念经心里就产生了乱的念头,心静不下来,怎么办?望您给予指教,谢谢!
答:你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有,不仅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古人就常说:“看得破,忍不过。”忍不过!“看得破”是学问,“忍不过”,功夫不到家。一定要认真努力,要学“忍人之不能忍”,你的功夫才成就。当你忍不过的时候,立刻就想想“我的功夫不到家,禁不起考验”,一定要反省。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得人身、遇佛法,很不容易!如果遇到这些不能称心如意的事情还忍不过,你自己一定要警觉得到,我来生还是搞六道轮回,还是被业力牵着转,我们这一生的佛就白学了。佛教给我们,孔老夫子也教给我们,“克己”,要懂得克服自己这种心态。顺境里面,要克服自己的贪心;逆境、逆缘里面,要克服自己的瞋恚。
什么是“道”?《维摩经》上讲得好,“平常心是道”。平,就是平等心,清净、平等;常,永远保持。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都要能保持清净、平等心,这是真心,这是佛心,这才叫真正修行。顺境、善缘就起贪爱之心,逆境、恶缘起瞋恚之心,凡夫!不是修行人。修行人就在这个地方练功,练到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心平气和,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着,自己成就了,然后再以大慈悲心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是菩萨心。
修行的要领就是十善业。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每天念经、念佛,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一定要与十善业相应,你就是真修行。远离十恶,修学十善,这就能对治。何况世尊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教给我们,“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是凡夫成菩萨、成佛修行的最高指导原则,我们要常常记在心里。对人、对事、对物,只看别人长处,只看别人的善处,不要把别人不好的地方放在自己心上,那我们就全都错了,一定要想到,让自己的善业念念圆满。这些都可以提供你做参考。“忍不过”,就是看别人错处,何必把别人的这些恶行放在自己心上?我们自己的心变恶了,被别人染污了。我们以善心对待一切人,世间没有一个不是善人,善、恶没有标准,都在自己一念。(憶栖法师)
按:佛家六度是忍辱波罗蜜,非是世间石头压草忍气吞声。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初学往往只偏重行门,解门尚有待提高。佛家首重大乘心法,般若正智。若能契入一分,烦恼自然化解一分,菩提正道前进一分。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