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网辅导员的答复: 神识入胎,凝酪才能形成。
大恩上师在《中论讲义》中说:“在六道中轮回时,是‘识’受六道身,这一点很重要。《阿难入胎经》说,如果识未入胎,那么凝酪等后面诸支不会形成,只有心识入胎,凝酪等才能形成。”
三生石的公案,根据《阿难入胎经》,决定有神识入胎。根据《赞戒论释》中所说,当父母交合时,有无量无边中阴身聚集在周围,希望的得到受生的机会,最后都以失望告终,这对他们而言,如同又经历一次死亡那样痛苦。所以,中阴身投胎,而后产生凝酪,名色不是问题。
至于为什么三年未分娩,是生产因缘不具,或者说业力使然,按照公案,禅师之神识未入胎故。而后圆泽禅师的神识入胎,此婴儿方才降生。至于那个可怜的神识,好不容易获得了一次入胎的机会,有望得到人身的神识,则非我们所知,是属于瑜伽现量所量了。
由此,我们也可了知,此色身,纯属旅舍,仅是寄宿之处。(以我的理解,这个公案,可能是“夺胎”,“夺舍”。)
○附文:入胎(夺胎 夺舍投胎)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相关文章,以及《八识规矩颂》中相关开示。
○附文:关于“夺胎”(慧律法师《临终备览》)
高僧断气后数日,即可马上出世,此谓之‘夺胎’。简而言之,母亲自怀胎至婴儿出世,其间虽为同一色身,然神识却时有变化,未必为同一神识。
○出生就会说话-属于夺胎-憶栖法师《地藏经讲记》
○附文:“三生石”的公案故事
僧圆泽传
师名圆泽,居慧林,与洛京守李源为友,约往蜀山峨嵋礼普贤大士。
师欲行斜谷道,源欲沂峡。师不可, 源强之,乃行。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婴汲水,师见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见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儿时,顾公临门,我以一笑为信。十二年后,钱唐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言讫而化。妇既乳儿,源往视之,果笑,寻即回舟。
如期至天竺,当中秋月下,闻葛洪井畔有牧儿扣角而歌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源知是师,乃趋前曰:“泽公健否?”
儿曰:“李公真信士也,我与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
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欲回烟掉上瞿塘。”
遂去,莫如所之。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