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女出生六个多月,身患疝气疾病,前日抽血检查又有许多毛病。念及小女业障深重,末学也曾在佛前忏悔念佛回向小女,但是效果不明显。请问老法师开示,到底应怎么做?
答: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因果通三世,确实有许多疾病的因是前世种的。这在美国心理医生报告里面常见的,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相信的。凯西说过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他说全世界每个人一生所遭遇的任何一桩事情都有前因,不可能有一桩事情是突发的,他有这几句话。既然前世是不善的因,招这不善的果报,这一生就要痛改前非,断恶修善。佛教导我们有许多方法,过去我们念念都想到自己利益,如果能反过来,我从今之后,念念都想到别人。那你看到这小女孩,你能够照顾天下的儿童,他们有苦难,我们尽心尽力去帮助他,这个功德回向,就能产生很好的效应。(憶栖法师)
按语:利用佛法治病并非像平常人所想像的那样简单——生病了,只要在佛前磕头念佛诵经忏悔病就能好。如果只搞这种形式疾病就能好,那么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种想法是迷信。佛教是重实质而不重形式的。什么是实质——修心才是根本,就是恢复自己的清净心,远离贪嗔痴。为什么“山西小院”中极力提倡读诵《地藏经》能治愈疾病呢?为什么没有将重点放在念佛治病上面呢?为什么也没提倡读诵《金刚经》治疗疾病呢?希望同修都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很重要。《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对于初学来讲太高了,没有小乘的根基即使学了也不得真实益处,“山西小院”中的冉老居士就是真实的例子。疑问:念佛功德是最殊胜的,为何对初学不提倡呢?“山西小院”中也有念佛治好疾病的例子啊?的确,诵经不如持咒,持咒不如念佛,这是被历代高僧大德所公认的。但是我们忽略了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这是对有佛学根基的修行人提出的,更是为了接引信众回归净土,老实念佛。一句佛号一定要与“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相应才能发挥出她巨大的威力。所以初学必须听经明理打好佛学根基才能真正的运用佛法。《地藏经》虽然也属于大乘经典,但它里面也有小乘内容,有基础佛理,有修行规范,更重要的是有一切佛法修学的根基——孝道。读诵《地藏经》感应是非常强烈的,就是因为众多的信众由孝道才真正悟入了佛法,懂得了修心。只有将过去错误的想法看法真正扭转过来,才能修出清净心,才能生出真实功德。只按照形式去做,心态一点都没改变,仍然是自私自利、仍然是名闻利养、仍然是五欲六尘、仍然是贪嗔痴慢,最多也只能修出一点福德。福德不能消除业障,只有功德才能。所以诵经念佛消除业障见不见效,不要问别人,要问你自己。另外,通过佛法治愈疾病,必须先知疾病的三大分类。像疝气这类生理病变,通过念佛诵经忏罪等修法,相对难转变。《地藏经》中提倡胎儿时期就为其读诵经典,为其培福消业。就是在其业报身长成之前,这类修法利益可直接受益,胎儿转业就很明显。如果等其业报身长成了,呱呱落地了,再修法消其宿业,例如遗传病生理病等器质性病变,就相对很难。第二类业障病,可通过至诚忏悔来对治。第三类冤业病,可通过功德回向超度化解。另外,重病恶病也有定不定业之分,如果是定业就非常难转,必须修出定善,才会有效果。普通念佛人,少有得定者,就算至诚念佛,或布施放生印经等善事,也只是散善,转灭横病恶病重病定业的效果,远远不及定善。这也正是很多念佛人不能病愈的真正原因。所以,不可迷信念佛治病,必须如理如法,须知自己修行功夫。名字位散心念佛人,根本灭不掉横病定业,须知此理,诸疑自消,也可避免犯下谤佛重罪。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