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佛学问答集 - 正文  │ 文章推荐
 

  何谓“出胎之闷”,“隔阴之迷”?

  问:《安士全书》还提到声闻有出胎之闷,菩萨有隔阴之迷,请问何义?

  答:这个问得好,声闻这是讲阿罗汉,菩萨这是讲权教菩萨,程度跟声闻差不多,像《华严经》里面讲十信位的菩萨,那这是什么?七信位以下的,七信位以上就没有了,定慧功夫深就不会了。定慧功夫浅的,他有慈悲心,转世到人间来,他来投胎的时候很清楚,可是出胎之后他就迷惑了,这叫出胎之闷,这叫隔阴之迷。但是他虽然是迷,虽然有障碍,毕竟他善根非常深厚,遇到有缘的人一点,他就明白了。所以《金刚经》上说大菩萨常护念诸菩萨,就是大菩萨要护念小菩萨。这属于小菩萨,他有隔阴之迷,大菩萨要照顾他,当缘成熟的时候,大菩萨来教他,一教他就通了、就明白了,好教。他是来住持正法,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问:请问应如何才能保证往生净土乘愿回来时,没有隔阴之迷,不随六道生死流转?

  答:这个问题你多疑了,你不必去想这些事情,为什么?你都想错了,到了极乐世界之后,那种殊胜是你无法想像的。古人常讲的,“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只要见了阿弥陀佛,你立刻回到娑婆世界来,你就得到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就能不受六道的生死流转,为什么?你已经是深位菩萨了。你回来的时候还要堕落,那你不是极乐世界来的,极乐世界来的,他怎么会堕落!他到地狱度众生,他也不受地狱苦。他受苦那是做样子给地狱众生看的,不是真受苦,他是来演戏的。这些道理,你要多读经,你才明了。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那是《华严经》,《华严经》是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经》,《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经》。这三个经是一而三,三而一,说得最清楚的是《华严》,只提出纲要的是《无量寿》,便于受持的是《弥陀经》。(憶栖法师)



  其他相关文章
· 有关《安士全书》中关于“八难”的疑问?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