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答问 - 持戒素食问答 - 正文  │ 文章推荐
 

  发心归依三宝,如何找到好的戒师?

  问:弟子发心皈依三宝,请问如何才能找到好的戒师?

  答:好的戒师传授你戒法,你不能受持,还是没用,跟你不相干,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受了戒要依教奉行。戒的基础,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学佛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你没有按部就班的学,佛不承认你。所以在中国隋唐时代,学佛的人都在小乘奠定基础,小乘戒。可是唐朝中叶之后,在家、出家的,学佛都不学小乘了;宋朝之后,小乘两个宗就没有了,俱舍宗跟成实宗没有了。没有了,是不是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没有,他找到代替的,代替的就是儒跟道。所以在唐朝,儒释道真的,实际上它已经融成一体了,形象上还有一点差别,实际上是没有法子分别了。儒他也学佛、也学道,道也学儒、也学佛,佛也学儒、也学道。所以用儒跟道代替小乘,这我们不能不知道。如果我们不用儒跟道,那就得用小乘,要去学小乘戒,学小乘戒律。所以我们今天要奠定根基,我们用儒的《弟子规》、用道的《太上感应篇》、用佛的《十善业道》,你从这里做起就对了。然后你在一部经或者一部论,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就能得三昧,就能开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扎根不行。不扎根是死的,像你种树一样,没根,没根是花瓶里面的插花,那是死的,不是活的。所以一定要有三个根,那就对了。

  问:受戒时是否要理解法师语才能得戒?如何才算理解法师语?

  答:法师为善男子、善女人传授皈戒,三皈五戒,不是他的语,他是代表佛说的。所以此地不是说理解法师语,而是应该讲理解如来真实义,这就对了,不是法师语。我们现在做三皈用的词是弘一大师提倡的,他是在戒经里面摘录出来的,告诉我们,世尊当年在世就是用这个词句,很简单。如何能够正确的体会得如来真实义,这个重要。所以在三皈五戒我们都有详细的讲解,总要多听。要不要受?要受,名字受也好,阿赖耶识里面落个种子,跟三宝结了法缘,这个缘都非常殊胜。至于这个缘,它能起作用那就不是短时间的事情,生生世世,只要有缘遇到佛法,它就起现行,他就会提升,所以三皈受比不受好。过去李老师提倡,劝人受三皈,不劝人受戒,他老人家有“三不”:不劝人受戒,不劝人吃素,不劝人出家,因为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他劝人皈依,求授三皈,这就是结法缘。那个用意都很深,很难得。(憶栖法师)



  其他相关文章
· 梵网经中说,见有人贩卖经书、佛像要赎出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