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学佛者是否必须受在家菩萨戒,今生才能成就?
答:须受戒,但是受菩萨戒不一定是形式,成就那个根还不是菩萨戒,菩萨戒太高了,根是什么?根是儒释道的三个根本,我们通常讲传统的教育。我们讲得很多,传统教育教什么?教伦理、道德、因果这三样东西。中国在古时候几乎人人必修,到哪里去修?家里面父母教,父母不是给小孩上课,父母言谈举止、所作所为他不违背弟子规,他没有念过《弟子规》,但是他不会违背,为什么?是他的父母教他的,所以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他很懂礼,他懂伦理、懂道德,相信因果。连农村都不例外。为什么农村的这些群众多半都是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他很懂礼、很厚道,懂得爱人如己,时时刻刻对陌生人他能够关怀,他尊重,他会照顾?都是老人从小教导他的,特别是做样子。佛在经典里面处处给我们讲示现,这个示现就是做好样子给下一代人看,底下这一代不知不觉他就学会,不是在学校学的,所以伦理、道德、因果都是在儿童时候。
我是生长在农村,十岁才离开农村住在城市里面,可是十岁之前,伦理、道德、因果扎了根,孩童时候扎的根,根深蒂固。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年节的时候祭祖,到祠堂里面去参加祭祖,看到这些父母、长辈对祖宗的敬重,我们看在心里,哪有不孝父母的道理?到以后我们长大了读书,读到《论语》里面夫子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想有道理。所以祠堂教什么?就教这个地区人民风俗淳厚,风俗淳厚是从孝道来的,所以祠堂教孝、教悌。第二个孔庙,产生很大作用,孔子的生日叫祭孔,拜老师。孔庙提倡是尊师重道,祠堂教人是孝顺父母,太重要了。还有个城隍庙,城隍庙教的是什么?因果报应,你的心善、行为善,有好的果报,心行不善,有饿鬼、地狱的果报,看到好害怕。
所以学佛这么多年来我常常想,中国立国五千年能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屹立不动摇,而且还能够不断的国力在扩张,这什么个道理?根好,这三个根太好了,儒释道的三个根。有这样好的善根,佛法讲善根,儒释道三个善根,世法、佛法无论你学哪一门,只要你能真正了解修学的道理、学习的方法;实在讲修学的道理、方法就是《三字经》前面的八句,原理原则就是《三字经》上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这个道理。所以从性上讲,本性本善,大家一样的,为什么会有人变成不善?不善是习性,不是本性,本性大家是一样,相近,习性跟你的本性就愈来愈远,为什么?你染上不好的习气,所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会受环境影响。那这怎么办?要教育,“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你要不教导他,他就变坏了,人学好难,学坏很容易,所以你要好好的教。“教之道,贵以专”,这是方法,怎么教?一定要专,不能杂、不能乱。
所以不是受菩萨戒,最重要的戒,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有这个基础念佛就决定能往生,为什么?你是善人,佛经里面一展开“善男子,善女人”,你有分,那个戒是形式,受了做不到反而不好。所以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希望大家都能懂这个道理。(憶栖法师)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