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全集
王兴周:准上述圆泽禅师生死事项,发生三疑:一、略;二、圆泽既知过去未来,及具坐脱能力,并投生之后身,亦知前因后果,必其已修得宿命通。学位上,是否仅见真谛断见惑,证初果,抑已断少分思惑欤?三、圆泽遇其缘到之怀孕三年妇,始投胎托生。照唯识学中阿赖耶识去后来先作主公之说,男女投胎时,见父母交合,起颠倒淫爱,遂投入、揽混精血以成胎儿。究竟此妇成胎时,有无其他有缘之中阴神识先行投入,至三年期满,圆泽投胎缘成熟,其神识投入时,始将先投入之神识排挤出去欤?抑此妇先已结成无神识投入胞胎,以等候圆泽欤?……
太虚:(示《净土宗最要之特点》)王居士所提之问题,很有意思!第一、是修行问题,第二、是证果问题,第三、是教理问题。又能引经据典,可谓教理行果都有了。圆泽禅师究竟是只断见惑或已断思惑,证到何种果位,要看他发的何种心,修的何种行。因为大小乘的行果是不同的,不能确定知道他的心行,所以不能决然判断。假定他是修的声闻行,其所证应在初果以上,三果以下。因三果名不还,虽尚功行未圆,但必生色界而不再来人间受生。禅师既不免入彼妇人之胎,纵有所证,应在断见惑后进断思惑之初二果之间。关于第三问题,平常以吾人降生时为初生,在佛法中说,应以投胎时为初生。圆泽禅师既未死,彼妇人已怀胎三年,此胎究竟有无阿赖耶识?世间虽有借胎、夺胎之说,但彼胎之三年不分娩,既因等待禅师,则知其非借。对此问题,请各位研究!
符嗣尧:古人记载多不详实,不可依之以确定其所以。
太虚:禅师或是菩萨现化为此特殊之表现,不可依平常去后来先之说定其生死。阿赖耶识本是普遍无所不在的,而在禅师或前报已尽,业牵识已另投他胎,但以定慧力支持原身不死,这是不可思议的力量。唯识宗许有五种不思议,所谓咒力、愿力、定力、圣智力、神通力,此兼定智愿力使然。(第二次研究会──六月十八日──圆泽禅师之托生公案)
附文: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相关节录
如唐朝圆泽禅师,晓得过去未来,尚不能了,况只去得好,就会了乎。唐李源之父,守东都,安禄山反,杀之,李源遂不愿做官,以自己洛阳住宅,改做慧林寺,请圆泽做和尚,伊亦在寺修行。过几年,李源要朝峨眉,邀圆泽同去。圆泽要走陕西,李源不愿到京,定规要由荆州水道去。圆泽已知自己不能来矣,遂将后事一一开明,夹于经中,尚不发露,遂随李源乘船去。至荆州上游,将进峡,其地水险,未暮即住。忽一妇,著锦裆,在江边打水,圆泽一见,双目落泪。李源问故。圆泽曰,我不肯由此道去者,就是怕见此女人。此女人怀孕已三年,候吾为子,不见则可躲脱,今既见之,非为彼做儿子不可。汝宜念咒,助我速生,至第三日,当来我家看我,我见汝一笑为信。过十二年,八月十五夜,至杭州天竺葛洪井畔来会我。说毕,圆泽坐脱,妇即生子。三日,李源去看,一见,其儿即笑。后李源回慧林,见经中预道后事之字,益信其为非平常人。至十二年,李源预到杭州,至八月十五夜,往所约处候之。忽隔河一放牛孩子,骑牛背,以鞭打牛角唱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李源闻之,遂相问讯,谈叙。叙毕,又唱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乘牛而去。此种身分,尚了不了,况只话头看得恰当,去得好,就会了乎。仗自力了生死,有如此之难,仗佛力了生死,有如彼之易,而世人每每捨佛力而仗自力,亦莫明其妙。今二语为之说破,只是要显自己是上等人,不肯做平常不希奇的事之知见所误也。愿一切人,详思此五人之往事,如丧考妣,如救头然,自利利他,以修净业,方可不虚此生此遇矣。(《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下卷四》)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