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集 - 法师推荐 - 太虚大师文集 - 文章目录  │ 文章推荐
 

太虚法师文摘

 · 布施时远离四恶五法,远离不净布施
 · 唯识亦自具始、终、顿、圆四教
 · 唯识者般若之唯识,般若者唯识之般若
 · 保持身命资产安全治本治标之法
 · 交灵术、催眠术及念佛持咒禅定神通比较
 · 焚冥衣纸钱;鬼来作怪的一些真相
 · 鬼与灵魂(识神 中阴身 神我 心识)
 · 太虚大师评“圆泽禅师转生公案”
 · 六道循环的问题;阿赖耶识的相续不断
 ·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 不可说从真如以发生万有
 · 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 梦觉一心,妄真非一非二
 · 戒为出家在家学佛者第一要义
 · 所谓破见,较之毁戒尤甚
 · 禅定──神通的说明
 · 略说佛法不可思议正义
 · 佛法无明无始起之期,而现前一念即是
 · 勿用西洋学术进化论以律东方道术佛学
 · 大乘法契悟者咸成了义,不应独执而遮闭胜方便门
 · 从空到不空的问题(可融贯且应融贯的大乘三宗)
 · 熊十力等君掊击起信唯识;学佛最忌师心自用
 · 佛法之坏,恒在内而不在外
 · 不同佛经从境果行谈有性无性之不同
 · 除大乘外,无有真能离言契性者
 · 凡夫外道往往误解因缘果报的复杂性
 · 辨别所得果报定与不定
 · 从施者、施物、受者而论布施果报有别
 · 佛教教人的报恩伦理
 · 佛教的原则与人类新道德
 · 佛教救世之方法
 · 八正道与人生自由
 · 佛教对于中国哲学思想之影响
 · 佛教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之影响
 · 佛家降魔与普度救世
 · 佛教护国之意义与根本
 · 今为最宜宣扬佛法的时代
 · 从事正当职业无碍于学佛
 · 佛学是以学而取消其学(离言性)
 · 救世:佛法因缘生果之俗谛,以植人伦道德之根
 · 能将社会事业,依佛法实行,即是修行
 · 贫弱阶级欲去除贫弱之方法
 · 人生第一种病就是悭贪
 · 较量施福,各种布施得福之多少
 · 如是行施,当知是人能具足行檀波罗蜜
 · 印光法师的阅经法,戒定慧在一事上修成的方法
 · 念佛、以佛功德加持对治不净因缘
 · 无量大乘愿行,皆以成佛、度生为本
 · 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 宇宙万有之真相——无我缘成
 · 以布施去贪,为学佛第一方法
 · 修行法门虽无量种,摄归四类
 · 想免灾难要省过修德
 · 儒家失此堡垒,即失其进德修业之所依
 · 王阳明、程明道等儒学大师都研究过佛学
 · 心净则国土净,非舍器界而徒言心也
 · 五恶五痛五烧五善之佛说
 · 信解发菩提心与修习发菩提心
 · 十种能发菩提心之因
 · 世间福田: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
 · 一切布施,有三根本
 · 一部分人类之贫弱,原因有三
 · 宗教迷谬——鬼灵的迷谬
 · 明鬼神施;追荐修福常识及注意事项
 · 惑世障道,莫此为甚(圆光、谶纬、扶乩…)
 · 以西洋科学方法研究佛学,所以捍格不入
 · 不精通佛学,当慎以科学论证佛学
 · 佛法虽可用科学推证,而不应据科学裁剪
 · 冥性、神我实非万物的特定本因性
 · 宋明儒之说理气心性,有二大派别
 · 瑜伽宗,无元的心枢论
 · 破身心性命之谬执
 · 人生心性之不死不灭
 · 修身心性命之正行
 · 修习禅定之方法
 · 研知外物,改善身心,妙契真常
 · 以析空或体空理观示修忍辱法
 · 由意识业而成各报身形体
 · 因缘生果与业力
 · 善恶业得报寿命之长短
 · 随类业报的常识(饿鬼见水为猛火…)
 · 宗教差等:鬼灵教、天神教、自心教
 · 太虚大师开示神通 报得修得大小界限
 · 由有我执,方成个我,由善恶业,方感类生
 · 欲废法相宗、法性宗等名,以免无谓之争
 · 纵使于此也透得过了,尚是说道理禅
 · 达自由平等之路在行六度
 · 素食--外人之素食见解
 · 于有怨者修慈心
 · 大乘四大种之胜义
 

第    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