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入门
末法时代善知识难逢,明师难遇,到处是外表光鲜,言行不一的邪师,到处是以盲引盲,招徒蓄众的邪魔,学佛人如果不能明辨正邪,有所定见,就容易人云亦云,沾染魔见,走火入魔,陷自己于万劫不复的地步,这一点大家千万不可轻忽。其实,末法时代学佛最安全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以古为师”,以志节高超,名耀千古的历代祖师大德为师,以祖师大德的珍贵开示作为我们修行的座右铭。(高雄佛学会《修行语录》)
· 认识佛教—幸福美满的教育 · 敬三宝(弘一大师) · 佛法大意(弘一大师) · 佛法十疑略释(同上) · 佛法宗派大概(同上) · 佛法学习初步(同上) ·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同上) ·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同上) · 学佛先从做人起(太虚大师) · 太虚大师文集·总学共学 · 与青年朋友谈学佛(佛日居士) · 学佛入门 · 向智识份子介绍佛教(于凌波居士) · 佛学常识课本(李炳南居士) · 三皈传授 · 三归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印光法师、茗山法师) · 正信的佛教(圣严法师) · 四依法的标准-法师开示 · 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祥云法师) · 切莫误解佛教(印顺法师) · 识别正邪(印光大师文摘) · 修行的各种障碍,有哪些?(成观法师) · 西方发愿文专集(莲池大师) · 初机净业指南(印光法师鉴定) · 信愿念佛百问(印光大师) · 净土法门与教义教理(印祖答问集) · 净土法门与修行利益(印祖答问集) · 高僧大德、真正成就者为何不以神通来接引众生 · 《访美杂谈》(黄念祖居士) · 《净业导》(黄念祖老居士) · 天台宗六即佛义(传印法师) · 天台宗纲要(静权法师) ·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大安法师) · 学佛?学魔?(诺那华藏精舍著) · 念阿弥陀佛的利益(莲池大师) · 念佛法门是佛法中最根本的法门 · 蕅益大师开示念佛法门(钟茂森讲述) · 念佛功夫的四种境界(江味农居士) · 提倡推广简要必生十念法念佛(竫公上人)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陈义孝居士) · 念佛法门与大势至圆通章(道源法师) ·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 · 念佛法门(文珠法师) · 成佛捷径(文珠法师) · 念佛法要(毛凌云居士) · 修福修慧修净土(文珠法师) · 修行精华(圆因法师) · 修行语录(高雄佛学会辑录) · 佛陀的四个法宝(圆因法师) · 忏悔业障简释(明一法师) ·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 佛堂讲话第一辑(道源法师) · 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摘录于《生与死》) ·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欧阳竟无居士) · 佛法为今时所必需(王恩洋居士) · 宗教与封建迷信之区别哪些(惟贤法师) · 佛教徒学佛目的(圣严法师) · 佛法不离生活 ·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 · 佛说十善业道经文摘 ·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文摘 ·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宣化法师) · 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文珠法师) · 念佛与十大愿王(道源法师) · 佛说阿弥陀经易解(韩瑛居士)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夏莲居)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亲闻记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静权法师) ·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要义(李炳南)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道源法师) ·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法宣法师) ·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黄念祖) · 心经讲记(黄念祖) · 黄念祖居士问答集 · 黄念祖内部学修开示 · 净宗入门 · 净业三福 · 传心法要 · 《心声录》(黄念祖) · 根本修持心要 ·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 莲池大师开示-修行语录 · 印光大师求生净土开示 · 印光大师念佛问答(答念佛600问) · 印祖文钞菁华录白话译注 · 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 · 印光大师论文集白话浅译(法宣法师) · 印光大师法语撷录 · 印光祖师开示念佛人的种种误区 · 闭关念佛用心禁忌种种 · 竹窗随笔 摘录(莲池大师) · 竹窗随笔白话注译(莲池大师) · 佛遗教经浅释(宣化法师) · 说僧过恶·犯大重罪(昙影法师) · 谈因果 · 佛教因果原理(圣德法师) · 劝注重因果(印光法师) · 因果可转变(佛教通俗讲座)(李炳南) · 契道之法(李炳南老居士) · 业及依业而有的轮回(演培法师) · 谈修行中的福报问题(紫虚居士) · 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沈家桢居士) · 福、惜福、如何惜福(于凌波居士) · 看淡世俗的缠缚—出污泥而不染(黄念祖) · 戒杀与吃素(于凌波居士) · 素食的利益(广化法师) · 饮食与健康(张庆祥居士) · 藏密素食观(索达吉堪布) · 放生问答—放生文集(圆因法师) · 改善自己的命运(文珠法师) · 改善自己的命运简说(文珠法师) · 《命自我立》改造命运的方法(了凡弘法学会) · 太上感应篇大意 · 释尊如何报答亲恩(律航法师) · 出世间大孝(道源法师) · 佛教的孝道思想(南怀瑾教授) · 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演培法师) · 孝与戒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钟茂森博士) ·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胡维铨居士)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道源法师) · 地藏经文摘 · 地藏经玄义专题 · 节欲主义(丁福保居士编纂) · 欲海回狂(怀西居士周安士) · 保富法(聂云台著) · 重写戒淫证辑(梦醒居士) ·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了凡弘法学会) · 戒淫修福保命(天华出版社) · 饬终须知(妙真法师监定 释世了敬述) · 阿弥陀佛助念法(大光法师) ·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余定熙居士) · 助念之意义与规矩(李炳南居士) · 临终一念往生(智敏 慧华金刚上师) · 要为后代培福慧(妙莲老和尚) · 正是用功时节(李炳南老居士) ·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虚大师) · 西方极乐是君家(宣化法师) · 学佛感应的浅释-可许则许(陈海量居士著) · 毁坏善业功德的四种方式 · 读经须知(印光大师) · 如何读经才能真受益 · 重在回向(道源法师) · 论回向(印光大师) · 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圣严法师) · 回向常识问答简选(《古农佛学答问》) · 倓虚法师佛七开示(倓虚大师) · 如何消除业力 · 超度的理论与事实 · 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圣严法师) · 持咒的要领及回向(耕云先生) · 持咒常识问答简选(《古农佛学答问》) · 佛教科学论(索达吉堪布) · 宗教超然于科学(罗睺罗著) · 清凉小品(张有恒教授) · 论佛教文化的重大作用 (王皓居士) ——佛教文化必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