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宗镜录略讲》
遂使三草二木,咸归一地之荣;邪种焦芽,同沾一雨之润。
三草二木等于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比方。邪种焦芽指什么?根据《法华经》所说,那些不晓得发大慈悲心学佛的,只想为自己修道的就是焦芽败种。稻子的芽烧焦了,种在土中再浇肥料也长不出来,那是死东西。种子已经烂了,空壳的,埋下去也长不出东西来。小乘人只管自私自利修道的就是焦芽败种。在《法华经》上,佛将他们赶出去后,才开始说法。换句话说,佛也教烦了,教了那么多年,什么蛋都有,他就清除一部分到别处,也是一种方便!
春满水满
斯乃尽善尽美,无比无俦。可谓括尽因门,搜穷果海。故得创发菩提之士,初求般若之人,了知成佛之端由,顿圆无滞;明识归家之道路,直进何疑。
上面文字不必再多解释了,都在赞叹这本书怎么好,包括佛法的大要。
或离此别修,随他妄解,如构角取乳,缘木求鱼,徒历三祇,终无一得。
我们提出第八节的标题到此为止。他强调大家懂了这个以后“可谓括尽因门”。象我们大家都是佛,都是菩萨,不要谦虚,每一个人圆满具足,这是因地上的佛。等于法律上有规定:年满十八岁以上具有结婚的资格,结婚与否是你的事,你资格够了。凡是人都有成佛、成菩萨的资格,所以叫你是“菩萨”,尽管承认,你是因地上的菩萨,只有菩萨的资格,不过还未到,功德没有圆满而已。
所以我们凡夫众生都是因位上的菩萨、因位上的佛。我们开始学佛就是学因位上的佛。“可谓括尽因门,搜穷果海。”由因而证果,一直到成佛证果的途径都包括在内。所以讲初求法身、般若大智慧的人,读了这部书才晓是如何开始修行成佛。“了知成佛之端由,顿圆无滞”,明白了《宗镜录》以后,任何法门或修法,都可以圆通了。“明识归家之道路,直进何疑。”只要照着这本书的道理去修持,你就晓得回家成佛,直证菩提之路。
假定你不相信,“或离此别修,随他妄解”,跟着别人乱学,善知识虽然在著书立说,恶知识同样在著书立说。自己智慧不高,不晓得哪个道理是对的?随他妄解就糟了,所以大家不要随便乱看。若走错了路,那没得办法!就如挤犊牛的奶,他还没长大,怎挤得出来?“缘木求鱼,徒历三祇”,纵然你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也不会成就!
第八章 牛马道上话前因
若依此旨,信受弘持,如快舸随流,无诸阻滞;又遇便风之势,更加橹棹之功,则疾届宝城,忽登觉岸,可谓资粮易办,道果先成。
“若依此旨,信受弘持”,这是最后的宗旨。成佛是大智慧的成就、大智慧的解脱,即所谓大般若成就。永明寿禅师说,《宗镜录》的宗镜,以禅宗为主,如镜一般照一切世间、出世间的东西,包括各宗各派法门。
“如快舸随流,无诸阻滞;又遇便风之势,更加橹棹之功”,就象快船顺流而下,不但顺风,没有阻碍,又碰到划船技术好。“则疾届宝城,忽登觉岸。”宝城是《法华经》的典故。一切众生皆是佛的爱子,佛为渡爱子而想尽办法在归家途中设了许多假的地方--化城,一步步诱导爱子到真正的宝所。
讲到这里,我们又要提《西游记》的故事,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快到西天时,在雷音寺碰到一个假佛,同真佛一模一样,简直无法分辨。把孙悟空搞得莫名其妙,昏头昏脑,认不得真假。
修行人有时觉得自己了不起,入了化城而不知,化城尽是魔境。真的宝所是法王之家,归家稳坐。
其他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