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后面是五重玄义。这是依天台家讲经的方法,注经、讲经天台都用五重玄义。玄义就是经中玄妙的义理,在没有讲经之前先把它说出来;换句话说,没有讲全部的经文,先把全经大意做一个综合的介绍,就是这个意思;使我们以很短的时间,对于全经概要能够了然于胸,这样才能生起欢喜心来深入研究这个经文,不至于茫然而没有头绪。
天台家用五个段落,就是用五段的方法来介绍这个概要。而贤首就是华严宗,它介绍一部大经的玄义,用的方法比天台家要繁琐,它是用十个段落,叫十门开启,当然十个段落比五个段落繁琐太多了。自古以来,纵然不是学天台的,讲经、注经都喜欢用天台的方法。蕅益大师年轻时学天台,所以他的东西几乎完全采取天台的方式。天台叫五重玄义,五个段落:第一、解释经题。像一篇文章一样,先要讲解文章的题目。第二、辨体。辨体就是说这部经的理论依据,佛是根据什么说出来的。如果这个依据我们不明了,信心就很难建立,假如我们明白佛所讲的这部经,确确实实是根据一个真实完全的理论,我们就信得过,他不是随便说的。第三、明宗。辨体是帮助我们建立信心,我们有了信心,要怎样来修学?明宗是讲这部经的宗旨,也就是讲修学的方法、修学的纲领,我们掌握到了,才真正能够用功,真正知道怎样修学,自己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第四、论用。“宗”是修因,“用”是结果,我们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将来会得什么样的结果,这个一定要知道;也就是说,我们学了这部经有什么用处?所谓是学以致用。可见得佛法跟一般的玄学确实不一样,学了一定有用处。大家都知道念阿弥陀佛,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好像这个用处都是死了以后才能有的,现在没有,这是错误的。现在要是得不到好处,将来的利益就太渺茫了。所以我们在这个经典里面学习,真实的受用就在现前,现前就可以得到。第五、判教。判教是我们中国祖师大德,将释迦牟尼佛这么多的经论,给它做分类、做整理,使它浅深有个次第;就是这部经,适合哪一类根性的人来学习。根性有上、中、下三种根性,或者是初学,或者是老修,好像是排课程一样,应该排在第几个学年,判教是这个意思。这是用五个段落,将这部经的概要为我们介绍出来。
有关其它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