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学文摘 - 法师开示文摘 - 正文  │ 文章推荐
 

般若净土两门大义——彻悟大师开示


般若净土两门大义

般若,乃即缘起而明性空,虽性空而不坏缘起。净土,乃即性空而明缘起,虽缘起而不碍性空。此则空有两门,互不相碍也。不特于此,正以缘起故性空,若非缘起,说谁性空,此则缘起为性空之所以。又以性空故缘起,若非性空,何从缘起,此则性空为缘起之所以。若然者,空有两门,不但不相碍,且复迭互相成矣。如古所谓万象参天,观之而无色,群音揭地,听之而无声,愈有愈空,愈空愈有者矣。夫缘起性空,既在同时。任运便有双泯双存之面目。双泯双存,同时无碍,即是向上圆融不思议第一义谛。圆融第一义谛,即是当人本源心性之异名。是知佛说种种般若门,无非显示此本源心性。佛说种种净土门,亦无非显示此本源心性。从本源心性,流出种种般若净土法门。而种种般若净土法门,皆悉指归本源心性。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昔有人问云栖大师云,参禅念佛,如何得融通去。大师答云,若然是两物,用得融通著。噫,旨哉言乎。夫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本非两物,用融通作么。然则般若净土两门,既唯一本源心性。不唯分无可分,亦且合无可合。分合尚著不得,况可更论其相成相碍也哉。(《彻悟大师语录》)

般若净土两门大义(张秉全居士白话解)

般若,乃即缘起而明性空,虽性空而不坏缘起。净土,乃即性空而明缘起,虽缘起而不碍性空。此则空有两门,互不相碍也。不特于此,正以缘起故性空,若非缘起,说谁性空,此则缘起为性空之所以。又以性空故缘起,若非性空,何从缘起,此则性空为缘起之所以。若然者,空有两门,不但不相碍,且复迭互相成矣。

彻祖这一段开示,是说空有二门,是不二的,真空不离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般若是空门,是说一法不立的真空道理。虽说真空,也不坏有相的缘起法,乃是从森罗万象中说性空。净土是有门,是说万德圆彰的妙有道理。乃不离性空而说缘起,说净土有种种庄严境界。虽说有种种庄严境界而仍不碍性空。如此说来,则空有二门互不妨碍。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妨缘起。般若,净土二门,不但二不相碍,而且互相助成。正因为有缘起之法,方可说缘起性空,若离开缘起,,说什么是性空。犹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则缘起实为说性空依据。相反,正因性空,方能缘起。若离开性空去说缘起,凭什么说缘起?犹如明镜,惟其性空,方能照象,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啊!所以性空实为说缘起依据。如此可见,空有二门,不但互不妨碍,而且互相助成。

如古所谓万象参天,观之而无色,群音揭地,听之而无声,愈有愈空,愈空愈有者矣。

上明空有不二之理,这是引古人万象参天,观之而无色,群音揭地,听之而无声二句,作为空有相辅相成的佐证。

夫缘起性空,既在同时。任运便有双泯双存之面目。双泯双存,同时无碍,即是向上圆融不思议第一义谛。圆融第一义谛,即是当人本源心性之异名。是知佛说种种般若门,无非显示此本源心性。佛说种种净土门,亦无非显示此本源心性。从本源心性,流出种种般若净土法门。而种种般若净土法门,皆悉指归本源心性。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

彻祖说:缘起是有相,性空是无相,缘起性空,两者同时存在,既然同时存在,自然便有双泯(或云双遮)双存(或云双照)的意境。双泯双存,同时存在而无碍,此即是禅门所谓向上一著,教下所谓圆融不思议第一义谛,也是当人本源心性的另一种说法。由此可知,佛说种种般若,(凡有八种)如大品、小品、放光、光赞、道行、金刚、胜天王、文殊问般若。等。无非为显示此一本源心性。佛说种种净土门,也无非为显示此一本源心性。从本源心性,流出种种般若净土法门。而种种般若净土,皆悉指归于本源心性。所谓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也。

昔有人问云栖大师云,参禅念佛,如何得融通去。大师答云,若然是两物,用得融通著。噫,旨哉言乎。

从前有人问莲池大师说,参禅念佛,二门怎么融通?,大师答道,若然是两物,还可用融通二字加以和会,今本是一物,同一本源心性流出,还用得著融通么!噫!真是直截了当,得其旨趣之名言。

夫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本非两物,用融通作么。然则般若净土两门,既唯一本源心性。不唯分无可分,亦且合无可合。分合尚著不得,况可更论其相成相碍也哉。

这几句是彻祖评论,他说道:所谓禅,是净土之禅;所谓净,是禅之净土。禅约真空一面说,净土约妙有一面说,真空妙有,本非两物,融通它作什么呢!如此说来,般若净土两门,既然同一从本源心性而出,不但不可分,合也无从合起,分合尚且不可得,何况更议论禅净二门相成或相碍之多余空话呢!



  其他相关文章
· 楞严顿歇渐修说——彻悟大师开示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