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感应 - 近代往生随闻录 - 正文   │ 文章推荐
 

  续言

  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观无量寿佛经亦指示吾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心而佛菩萨,则为佛菩萨;心而人,则为人;心而禽兽,则为禽兽。昔者莲池大师尝登座瑜伽施食,人咸见其庄严佛相,此明证也。六道众生,有不待死后神识投胎,而即身易其形者。法苑珠林及二十四史中,不乏记载。此皆由其业力成熟,故即身易其形尔。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三界横超,殊特超胜,不可思议。笃志修习者,虽未舍此报身,然而已神栖莲华。如宋杨杰与马圩,皆精修净业,二人尚在世;而荆王(宋哲宗之伯父)之妻,越国夫人,神游净土,已见之矣!夫人与杨马素不相识,且不知有其人,而况于净土中遇之,感通之妙也如此。溯自东晋远公,创建莲社以来,往生极乐之辈,云从风趋,而获名载典籍者,千百人中,殆一二耳。虽往生者多,而为其秉笔者寡,偶有记录,传布亦稀。以致先哲之嘉言懿行,往往湮没无闻,殊可惜已。编集往生传记,非惟表彰先哲,亦以策励后进。此举固未容已也。古德所编往生传、净土圣贤录诸书,其中所示修持之方法,与夫往生之瑞相,诚足激发吾人,堪资鞭策;然而缅怀芳躅,业成异代。而近代缁素之赴莲池者,踵相接也,不加搜聚,必致散佚。潉乞诸方善信,采集近代往生事迹,由姑苏樊雨琴居士汇为初稿,镇海俞文琴居士编纂成书,复由予重加厘订。凡得一百余人,题曰‘近代往生随闻录’。其月教海老龙,禅窟真狮,高风被于殊俗,法雨遍于人天,以其无与于净土则不录。例如净宗诸祖传,不列。智者、慈恩、清凉、曹溪,非不尊崇,盖门庭施设然也。业谢娑婆,侍弥陀于净域;花开菡萏,侣上善于珍池。深冀同愿,好怠初心。睹芳躅而奋起,策净业以进修。绍隆佛种,继绳前武,薪火相传,慧灯不灭,是则俞、樊二居士与不慧之所顶礼以祷祝者也。

佛历二五二三年岁次己未,天台陈海量撰。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凡例
· 返回目录
地藏孝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