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教故事 - 集福消灾之道故事集 - 遏恶扬善   │ 文章推荐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

  节录汇集本

  【故事一】

  文征明在一个富贵人家住宿。主人还没出来,文公就躺在帐幔中等他。一会,一个朋友来了,他四处看了看,看见桌上有只金杯,急忙装在袖筒中走了。这人是文公的老熟人。主人出来时,文公迎上去对他说:‘我今天因为一件十分紧急的事要钱用,看见你桌上的金杯,想借去到当铺中去典当一点钱来用,等不及了,已命仆人拿走了。你看怎么办?’主人只好答应。文公又说:‘杯子有多重?值多少钱?过几天如果拿不回来,我就赔偿银子给你。’主人又说好好。文公回家后卖了自己的田赔偿杯子,但始终没有说出其中的缘故。文公后来得高寿,享有很大的名声。他的孙儿文震孟中了状元,任宰相。

  【故事二】

  令狐□为一典故请教温庭筠,温回答说:‘这个故事出于《南华经》,并不是什么冷僻的书,希望相公管理政务之余,多花点时间读读古书。’令狐□很生气,上奏皇上说温庭筠有才学无品行,不让其登第,温于是一辈子坎坷。温庭筠的诗中说:‘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故事三】

  魏舒年轻时,同乡的人很不理解他,他常穿著皮衣到深山大泽去打猎捕鱼。忽然,一天他给自己安排了功课,自我督促花一百天钻研一部经,结果考中了进士,还升作了尚书郎。当时,朝中想把郎官中没有才学的人淘汰一些,魏舒马上挟起被卷出来,说:‘我就是该淘汰的人。’后来,将军钟毓常召集参佐官练习射箭,魏舒担任长史,常去给他们记录成绩。有一天,射箭的对手不够,命魏舒充数。魏舒音容仪范,闲静文雅,百发百中,使满座惊愕,没有任何人能胜过他,魏舒却没有一点骄傲的表情。钟毓表示歉意说:‘我没有让你发挥才干,就好像这次射箭一样啊!’后来,魏舒官至司徒。

  【故事四】

  蔡攸被提升掌管秘书省 (掌握书籍、文史、著作等事务的中央机关)。夏天,恰逢在馆供职的人都在班上吃瓜,蔡攸就命令大家谈点有关瓜的故事,说一个故事,吃一片瓜。在座的人都很有分寸,不敢多说,所以只有蔡攸自己谈得多一些。有位校书郎董彦远不知趣,接二连三讲了好几件事,并且这些故事都属于冷僻典故,一般人少有听到过,在座的人都十分惊叹佩服。但没过几天,董彦远就被排斥到外地去了。

  【故事五】

  明朝有位地方军事长官叫汤印绩,年轻有为,才智出众,诗词文章也写得颇佳。但是他性情十分傲慢,常自夸是文武全才,可以独当一面,所以大家叫他‘汤一面’后来他调往陕西当参将,与匪寇交战,被一箭射中咽喉,倒地而死。于是人们又把他称作‘汤一箭。’

  【故事六】

  明朝成化年间,苏州人陆完年轻时就很重气节。他在郡上官办学校读书时,有个宦官叫王敬,与锦衣卫 (皇宫卫队,后为特务机构)的千户官王臣一道,奉命到湖南湖北以及江南一带采购药材、书籍。他们一路走一路骚扰。到苏州时,地方官员尽力奉承迎合他们。一时间,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一次三个学生因故没有去迎送,王敬就发怒了,命令学官把所有学生都关起来,罚他们抄书,白天黑夜不准休息。那时很快就要秋试了。老师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无不抚胸长叹。只有陆完高声叫道:‘我们是受朝庭供养的学生,怎么能给这些阉人当抄书差役呢?’于是带领几十人在路上守候,当王敬等人经过时,抢起拳头把他们痛打一顿,并发誓要杀死王敬以泄公愤。王敬、王臣十分害怕,到老百姓家躲了起来,半夜便偷偷地逃跑了。那时陕西三原县的王恕正担任当地的抚军。陆完他们就去找他告状。王恕对王敬、王臣的恶劣行径也非常清楚,马上一一上疏奏明皇上。王敬等人还未回到京城,王恕的奏章就先到了。皇上十分震怒,派官员以枷锁押解他二人进京。王敬发配作净军 (阉人编成的部队),  王臣砍头于闹市,把他的脑袋传于各地示众,陆完的名声因而遍于朝野,后来陆完中了进士,在等候由皇上亲自宣布名单的传胪典礼时,有个太监上前询问说:‘谁是殴打王太监的苏州陆秀才?’大家都露出了惧怕的神情。这时陆完挺身而出,回答说:‘我就是。’那阉人见他刚直有气势,竟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大家见了更加敬重他的胆识。

  【故事七】

  杨溥当宰相执掌朝政时,他的儿子从家乡到京城来。杨公问他,所经过的郡县中,哪些郡守县令比较贤明。他儿子回答说从江陵过路时,那里的县令特别不好。杨公问道:‘为什么呢?’儿子说:‘天台人范理。他接待孩儿相当简便。’杨公暗暗记住了这位官员,很快就推荐他为德安知府,后来又把他提升为贵州布政使。有人劝范理应当写信去感谢杨公。范理说:‘宰相为朝庭选派人才,并不是对我个人有什么特别的私人感情。’到杨公去世时,范理才祭祀他并痛哭,表达对知己的感谢之情。

  【故事八】

  宋朝缙云还是平民时,元旦那天起得早,出门就遇见大鬼好几批,形象很狰狞。缙云喝叱他们,并问他们去干什么?他们回答说:‘我们都是疫鬼,年初要到人间去散布瘟疫。’缙云问:‘我家也有吗?’鬼说:‘没有。’缙云问:‘我家为什么能例外呢?’鬼说:‘你家三代人都积德,看见别人有恶劣的事就制止,看见别人有善良之举就表彰。你家子孙都要光显门庭,我们哪里敢到你家来呢?’说完就不见了。那一年,温疫流行,只有缙云一家安然无恙。

  【故事九】

  春秋时代的楚庄王,有一天晚上邀宴群臣,宴会进行到一半,蜡烛突然熄灭了;有位臣子喝醉了,就趁著黑暗,拉了一下庄王爱妾的衣服,趁机吃豆腐;庄王的爱妾,立即就把这位臣子的帽带拉断做为证据;并且向楚庄王报告,庄王听了之后就说:‘我赐宴群臣的目的,就是希望臣子们都能够喝的尽兴;现在有人喝醉了,犯了过失,如果要我突显爱妾的节操,而彰显了臣子的过失,这种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啊!’于是庄王就命令左右的侍者,不准点火;并且传话:‘与寡人饮宴,若是不把自己的帽带拉断,就表示你今天晚上没有尽兴啊!’群臣听了楚庄王的话以后,全都把帽带给拉断了,也就尽欢而散了。后来楚庄王与晋国军队作战的时候,被晋军团团的围困住,战况激烈,十分的危急;这时候,庄王看见一个勇士毫不怕死,拼命的向前和晋军作战,因此而解除了庄王被困的危机;楚庄王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位勇士,就是那天夜里喝醉之后,被自己的爱妾拉断帽带的那位臣子蒋雄啊!

  【故事十】

  宋朝的欧阳修,文章写得非常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文学家,可是他对待客人,总是多谈朝廷施政的事情,而不谈及文章。而蔡襄则精通政事,但是蔡襄对待客人,也是多谈文章,而不谈及政事。这两位先生都是非常的善于韬光养晦,不会在别人的面前,炫耀自己的长处,所以在历史上都能够享有盛名,而且官也做到了极其显贵的地位。

  【故事十一】

  唐朝永淳年间,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这四位名士,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初四杰,这四个人都是以文章而享有盛名。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们四个人的才华盖世,而且年纪又轻,将来从政做官,一定可以做到非常显贵的地位。可是裴行俭见到了他们四个人却说:‘读书人以后能不能够发达久远,鸿图大展;应该是先要看他有没有宽宏的器识,其次才是他的文章啊!王勃他们四个人,文章虽然好,但是多显得浮躁浅薄,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这不是享有爵禄福报的根器啊!杨炯这个人还稍微显得沉静收敛一些,他能够善终,就算是十分的幸运了啊!’后来这四个人的命运,果然如裴行俭所说的一样。卢照邻、王勃、骆宾王三个人都是早死,只有杨炯活的比较久些。



  有关“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其他文章
· 下一页:推多取少
· 返回 集福消灾之道故事集 目录
地藏孝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