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教人物 - 印光大师永思集 - 正文   │ 文章推荐
 

  挽联(五十首)

    一  圆瑛
  宏阐净宗,唯师为最;
  高登莲品,与佛是亲。

    二  兴慈率徒慧莲、慧开、性如
  悲心太切,专示净宗,文字劝人遍世界;
  念力深诚,果超秽土,莲花托质证无生。

    三  慈舟
  印证宏深,追慧远大师,以三无漏学示现娑婆,化机告终,又见非去云去;
  光明遍照,如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众生未尽,还祝不来而来。

    四  广慧率徒法度、本幻
  既复十方常住,又筹万年道粮,功德著碧山,知承曼殊殷勤嘱;
  欲超三界轮回,全仗一声佛号,主张弘净土,合是弥陀应化身。

    五  霜亭
  德望远公同,何日东林重结社;
  旧交前辈少,又闻西境赋归元。

    六  真达
  公真乘愿再来,数十年苦口婆心,代替世尊说法;
  我实难堪后死,三两日微言妙谛,专为末劫担忧。

    七  妙真
  数万言《文钞》具在,我岂无心,警策作遗规,责任比灵岩山更重;
  十四载盂钵相依,公垂另眼,琢磨期就范,慈恩与多宝塔同高。

    八  德森
  廿载依师,循循善诱如严父;
  一朝弃我,的的安排见慈尊。

    九  了然
  摄受二十年,谆谆教诲,苦口婆心,痛往昔深恩未报;
  恭承千万语,念念不忘,铭胸刻骨,愿从今尽力追随。

    十  圆植、圆华
  大愿宏深,八十年现身说法;
  一函普遍,二千里衣钵留香。

    十一  妙莲
  接尼山鹫岭之传,得儒佛两家正脉;
  继梵天红螺而后,成净宗一代祖师。

    十二  映文
  道业已归遗范录,
  典型留与后人看。

    十三  密元、密雨
  无所谓禅宗,无所谓净土,如公之言行,即佛即祖;
  不论其佛教,不论其儒门,随类而化度,非去非来。

    十四  上海佛教同仁会
  唯此愿王,不相舍离,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一切烦恼,悉能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十五  聂其杰
  幸列门庭,总由佛力;
  追随净土,即报师恩。

    十六  黄智海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上师犹自常惭愧;
  四大皆空,五蕴非有,末世如何恋执迷。

    十七  陶镛
  先觉有情,忆法雨谈天,一夕普陀人似旧;
  大悲无尽,骇黑风吹海,三千世界劫方新。

    十八  李开济
  学佛兼扬儒,世法出世原一贯;
  诲人唯说净,生即无生不二门。

    十九  乐慧斌
  旷代一高僧,入佛海,出儒林,八十年刻苦艰深,孔释二家同鼻息;
  法门真大匠,宗莲池,师蕅益,数百卷新奇古拙,净禅两脉契心源。

    二十  谢慧霖率子宗道、宗慈、宗诚
  弘净土普摄群机,佛法大行,不愧莲宗十三祖;
  明因果潜消浩劫,民心永赖,允为当代第一人。

    二十一  陈枚功
  大势至悲愍再来,八十年化度众生,仍示涅槃归极乐;
  普天下虫沙浩劫,亿万数皈依弟子,好修遗教致升平。

    二十二  胡妙观
  数百篇老实言,总不出为善念佛,说法应时机,同体慈悲人共感;
  三千里亲近愿,居然得促膝谈心,放辞呵世态,无穷爱护我深知。

    二十三  张觉正
  八十载住娑婆,苦口婆心,训僧教俗;
  须臾间归极乐,端身正念,入圣超凡。

    二十四  季圣一
  师今往矣,其奈大机小机,顿失依止;
  余更痛者,此后佛法世法,谁与弘持。

    二十五  吴济时
  我因侍疾来参,三日留山,末座犹陪承遗教;
  师似坐禅迁化,八旬住世,大年克享了前缘。

    二十六  王宗寿
  偕拙荆同列门墙,十载春风点顽石;
  惊师座忽离尘世,霎时佛果证灵山。

    二十七  施智明、智照、智炬
  闲邪存诚,尽分敦伦,儒释本同源,八德为出世阶梯,方期益算添筹,尽有文章传警铎;
  宏愿大行,寻声救苦,布施无住相,廿载愧空承教诲,总祈归真见佛,应怜劫难度慈航。

    二十八  袁德常
  甘露饮频年,十载师恩如父母;
  泪珠流遍界,万方佛子失规绳。

    二十九  吴慧云
  爱弟子若家人,佛法无边,恩及寻常琐屑;
  待众生以平等,慈严并用,悲深字里行间。

    三十  彭慧健
  入宝山空手归来,辜负师恩谁似我;
  造灵峰凝眸远瞩,继承净业属何人。

    三十一  竺慧渊
  舍俗出尘,历大泽名山,深造契经留法雨;
  由儒入释,继莲池蕅益,弘扬净业振宗风。

    三十二  忻智田率室智雨、智霖
  五戒诲敕后昆,施我福田谁可报;
  九品宣示群辈,援人功德实难思。

    三十三  沈祥麟、荣柏云、曹培灵、贺云章、朱石僧、杨欣莲
  红螺山碎,补怛关穿,苦行六十年,共仰莲宗十三祖;
  净土修因,灵岩证果,度人无量数,请读《文钞》正续编。

    三十四  柴鹏飞
  极乐国中添大士,
  娑婆界内失良师。

    三十五   徐杭本净、张杭智仪、吴杭本德
  守师尊四字雅言,唯有老实念佛;
  愿法驾重游浊世,还须悲愍度人。

    三十六  倪慧表
  《文钞》妙典,度脱无量众生,皆已往生安乐刹;
  清净法身,具足恒沙功德,现前成就菩提行。

    三十七  叶慧成
  三事最倾倒公,不居通家,不立门庭,不轻易为人说法;
  一时尝宽假我,蒙赐之见,蒙进与语,蒙饷遗所自著文。

    三十八  王淮琛
  知公是乘愿再来人,倒驾慈航,历经应化百千劫;
  愧我亦发心后进者,亲承法雨,难得皈依十二年。

    三十九  马涤安
  苦口警众生,信因果,笃伦常,于浊世末法中,万流独转;
  灵岩留圣迹,抑狂禅,弘净土,继莲池彻悟后,唯师一人。

    四十  费范九
  慈心悲愿,重振莲宗,说法与云栖祖语相承,世界要清宁,预种佛因开治运;
  古塔苍松,追摹宝相,示疾于智积道场有志,山川应震动,好传净教奠遗文。

    四十一  许屏仲
  诚敬为下手工夫,六字持名修净业;
  老实是执持要诀,一心不乱往西方。

    四十二  李卓颖
  千潭一月印,
  大海百川归。

    四十三  方王德裕率男智医、宗藩,媳修馥、慧绍
  不期然而来,亲见瑞相缤纷,自是吾师哀摄受;
  既愿尽以去,太息慈容缥缈,顿令大众失瞻依。

    四十四  翁慧观
  予小子为皈依最后一人,尚幸慈航得度我;
  唯师尊弘净土绝无二法,追攀大觉拯群迷。

    四十五  关炯
  化开南海,迹泯灵山,普教念佛持名,八十年中一大事;
  愿切西方,缘深此土,应见降魔证觉,屈伸臂顷再来期。

    四十六  张慧雄
  大师恩厚,笔墨难宣,慈训荷频颁,勖我全家归净土;
  小子障深,根尘未尽,佛缘欣早遇,同堂三世念弥陀。

    四十七  竺慧深
  七八年久旅申江,何幸列门墙,最难忘报国受皈,觉园听法;
  六十载专修净土,以身作模范,至可喜花开莲刹,果证菩提。

    四十八  翁福善
    (集大师弥陀对联)
  阐扬净土,乘愿再来,想大师救世殷勤,广度众生当度我;
  持诵洪名,现身接引,叹末劫秉根愚钝,不念弥陀更念谁。

    四十九  舒慎斋
  六十年弊衲粗羹,举世竞称扬,是否头陀苦恼;
  数百卷真言实语,尽人皆接受,还云粥饭庸僧。

    五十  葛慧亮
  莫愁莫愁,但念师尊归西时,已留《文钞》不少语;
  勉之勉之,欲与上善会一处,须奋自己克证心。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诗偈(六十五首)
· 返回目录
地藏孝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