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教人物 - 印光大师永思集 - 正文   │ 文章推荐
 

  我与印光大师

  无母居士

  我的最初踏入佛门,是由陈白虚居士的指引。过了不久,看到丰子恺居士作画、弘一法师题句的《护生画集》,我就吃起长斋来。但是对于佛教的教理,完全是门外汉。后来偶然见到《印光法师文钞》,觉得很好,买了一部细读,才于佛教的旨趣有些明白,自觉我以前的一切见解都是错误的,以后必须重起炉灶地另做一个人才对。所以,我虽然不曾在大师座下受过皈戒,但大师实在是引导我从长夜漫漫中转到光明觉路的一位恩师哩!
  民国十九年,大师来沪,住在太平寺。我专诚去顶礼,由真达老和尚引进。我先曾闻说大师道风峻肃,以为他的态度一定是很威严的,及至一见,却是满面慈容,和蔼得很。我顶礼之后,大师叫我坐下,我就和大师对面而坐,攀谈起来。我那时还没有懂得佛门中“求法”这一件事的意义的重大,竟不知轻重地请问大师如何是大弥陀手印的印相。大师竟也不加呵责,结起印来教我。我直到现在,凡念佛的时候,总结这大弥陀印。其实这个印大概念佛的人都会结,不过我却是经过大师第一次见面时候的一番教授手续的,这岂不是希有的因缘吗!
  民国二十年,我为英国大菩提会会长包乐登先生在天津的演说词,很足以引人起信,发起印刷小册子送人,首从募款入手。那时大师驻锡苏州报国寺,我函恳德森上人代为禀求提倡。我的意思不过是姑且碰碰看,不料大师不但大为赞成,并且立即拨款三百元,交德森上人汇寄与我,作印书之用。后来结果,印成二万数千册之多,这全是蒙大师加被之力所致。诸位试想,以我一个无名小卒,与大师止见过一面,而且苏沪遥隔,大师竟这样的信任我,这不能不说是异数了。
  我起先帮助李圆净居士校对他的新著佛化诸书,后来经李居士介绍,德森上人命我帮校弘化社书。其中的一种是《峨眉山志》,大师主持其事。他做序文,以我有微劳可录,竟将贱名记入文内,足见他老人家待人的慈悲,办事的周到,但是我何以克当呢?
  我的表姊胡太太,她念佛几十年了,可是对于佛法一点不懂,只求来生福报,不知求生西方。经我随时劝告,她才有些明白。前几年,她发心去瞻礼大师,要我介绍。我致函德森上人,请他引进。胡太太经大师一番对机开示之后,就大为醒悟,她的念佛的态度与前不同了。这是大师所度无量众生中的一个,与我有一点关系,所以也写出来,结束我的“我与印光大师”。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印光大师诔文
· 返回目录
地藏孝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