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居士著述
(明)释袾宏撰,《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台北:法光,1998。
(清)江永(慎斋)撰,《放生杀生现报录》,台北:佛教出版社,1976。
丁敏,〈当代台湾佛教僧侣传记研究:意义、视角与方法之省思〉,《第三届台湾当代佛教发展研讨会论文集》,3(2002),页53—71。
于君方,〈戒杀与放生-中国佛教对于生态问题的贡献〉,《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1990),页137—144。
中元村等著,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发展史》,台北:天华出版社,1993。
方美玲,〈佛教现代化之刍议〉,圆觉文教,第二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论文集,(1992),页177—189。
王景琳著,《中国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王顺民,〈当代台湾佛教变迁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8(1995.07),页315—342。
王顺民,〈还原宗教‘人文主义’的面目〉,《当代》,85(1993),页138—140。
印光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台中:明伦社,1999。
印光法师,《印祖文钞选读》(上册、下册、续编两册),台中:明伦社,1999。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
江灿腾,〈站在台湾佛教变迁点上的慈航法师(一)〉,《当代》,59(1993),页46—57。
江灿腾,〈从道安法师兴建松山寺的动机看逃难僧人的教育理想与心理适应〉,《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台北:新文丰,1990,页173—192。
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书局,1997。
江灿腾,《台湾佛教文化的新动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
吴汝钧,〈《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华冈佛学学报》,8(1985),页237—256。
吴汝钧,梁万如,〈《金刚经》研究〉,《圆光佛学学报》,1(1993),页3—48。
李钦贤,〈从太子、天皇到高僧、武将——日本肖像画大观〉,《美育》99(1998),页39—48
沈明进,《禅境普耀》,台北:新文丰,1995。
宗玉撰,〈《金光明经.空品》的探究〉,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林朝成,〈佛教放生与生态保育〉,《般若》,1(1995),页66—75。
俞朝卿,〈净土宗祖 灵岩高僧——印光佛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初探(上)〉,《香港佛教》,448(1997),页3—7。
姚丽香,〈台湾地区光复后佛教变迁初探〉,《辅仁学志》,20(1988),页229—249。
洪启嵩,黄启霖主编,《印光文集——净土宗的一代祖师》,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
香光庄严,〈放生与保育的省思〉,《香光庄严期刊》,39:2(1994),页2—4。
翁秀芳,〈隐元禅师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张一品,〈古代高僧兴建译经馆(续)〉,《香港佛教》,419(1995),页20—23。
张一品,〈古代高僧兴建译经馆〉,《香港佛教》,418(1995),页17—19。
符芝瑛,《传灯》,台北:天下文化,1994。
许建昆,〈历史与小说之间的转换——试评得高僧小说四书[林淑玟〈南山大律师——道宣律师〉、吴灯山〈大冒险家——法显大师〉、马景贤〈风云—奇僧——虚云老和尚〉、陈月文〈顿悟南蛮子——六祖惠能〉],《书评》,29(1997),页12—15。
陈玉峰,〈台中市放生文化的初步研究〉,《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1996),页99—114。
陈启淦著,刘建志绘,《慈悲护众生-莲池大师》,台北:法鼓文化,1998。
陈慧剑,《当代佛门人物》,台北:三民书居局,1984。
圆因编,《防癌手册》,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圆因编,《放生问答》,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杨白衣,〈《金刚经》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5(1981),页57—111。
温金柯,〈现代禅对台湾佛教的影响及历史意义—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生命方向之省思—检视台湾佛教》,台北:现代禅出版社,1994。
道安长老纪念委员会编《道安长老纪念集》,台北:松山寺,1978。
雷久南博士,《还我健康》,台北:琉璃光出版社出版,1995。
刘小如、齐如,〈台北市民众放生行为研究报告〉,《中华民国野鸟学会年刊》,7:59—64(1998—1999),页59—62。
莲子,《放生感应奇迹记》,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也有CD版)
莲子,《放生感应的故事》,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蔡念生撰,《护生百讲选录》,新竹县:狮头山无量寿长期放生会,1964。
赖永海,《唐高僧传》,台北:佛光经典丛书,1998。
赖永海、张华,《宋高僧传》,台北:佛光经典丛书,1998。
瞿海源,《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2。
简丰文发行《放生仪轨戒杀放生嘉言合刊》,台北:佛陀教育,1990。
蓝吉富,〈金刚经与中国佛教〉,《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辑(1995),页71—80。
释玄空编,《印光大师戒杀放生文》,台中:青莲出版社,1973,
释南亭,《南亭和尚自传》,台北:华严莲社,1994。
释惠空,〈台湾佛教的历史性与前瞻性〉,《第三届台湾当代佛教发展研讨会论文集》,3(2002),页19—37。
释惠谦,〈台湾佛教史的治史省思〉,《第三届台湾当代佛教发展研讨会论文集》,3(2002),页37—53。
释慧严,〈台湾佛教史前期〉,《中华佛学学报》,8(1995),页273—314。
释慧严,〈佛教伦理与时代潮流〉,《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1990),页l99—210。
释慧严,〈明末清初闽台佛教的互动〉,《中华佛学学报》,9(1996),页209—242。
有关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