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居士著述
第一节 论其时代背景与主要思想
一、时代背景
首先观察圆因师其出生的年代是1899年,然而这个大环境是充满著不安动荡的时代,首先从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与《马关条约》,在1898年─日本割占福建。清廷的腐败,因此有辛亥革命(1840—1911年)创立中华民国。在他求学阶段又逢中日长达8年的战争(1937.8.7—1945)因此也中断留学的生涯。在1949年圆因师与家人随从囧谠政权逃往台北。同个时间毛□主席也在北京天安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接著在看明末以来,中国江南的佛教,在修行上是禅净双修,因此持诵《金刚经》、《阿弥陀经》、《观音经》《普门品》是很自然的事。为何持诵《金刚经》与《阿弥陀经》呢?因为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即以《金刚经》作为修行的准则,而净土宗则在善导(613~681)时代,就以《阿弥陀经》为定课的缘故。另外关于观音大士的信仰,则更是不诤的事实,因此会诵《观音经》《普门品》。而在考其生平时,就知道他小时后被父亲教导要抄写《金刚经》,可以说这本经的思想,也影响到他以后的人生,另外也可以从他日后的生命历程中看出,他对世俗人所追求的富贵、健康、享受,他真能说放就放,实非易事,这无非他有很深的金刚般若思想,并看出人生事实的真相,才有可能办得到。
所以笔者认为在分析其主要思想时可以分成两阶段,首先是他未出家前,圆因师已具有《金刚经》的般若思想及生逢战乱觉悟到无常的思想;第二阶段,是阅藏一次与闭关后注重净土兼放生的思想。
有关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