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教人物 - 慈舟大师事迹 - 正文   │ 文章推荐
 

  略述亲闻慈舟大师数事

  忏云法师著

  云于卅八年拜别老人于榕垣,原拟抵台之后再相迎请,不图世事遽变,未得如愿,然尚望于光复之后仍得重返座下也。不意昨腊噩耗传来,老人遽尔撒手西逝矣!悲痛之余,略记平生所亲闻者数事,以志哀思焉。

  一

  民国卅六年,老人为天津监狱囚犯讲地藏经,驻锡天津居士林。一日黄昏,老人自监狱讲经归,云伫立门外迎接,随老人至卧室,整理妥当,诸师退去。时天色渐瞑,四围沉寂无声,室内供佛像一尊,海灯微明,香烟缭绕,老人静坐无语,云乃趋前启请止恶改过之法。老人静默片刻,以缓慢庄重之语调谓云云:‘吾人之恶业种子如双头毒蛇,钻入吾人之心坑深处,无法驱除。唯有持惭愧双头利钩伸入坑底,方可将双头恶业毒蛇钩出。’老人语已,即起捻香拜佛,云遂礼谢退出。

  二

  民国卅七年夏,老人应邀至闽北邵武广福山双泉寺安居。一日某师入城,云托为购西瓜供养老人。翌日老人忽召诸学入至,向众示谓:‘书云“君子爱人以德。”,吾侪衲僧参方办道,何可于此深山僻处,令人往返数十里购买瓜果!况瓜果不能充饥,余亦非少此不可,汝何竟奢靡如此!’呵责甚久!大众相顾,更无一语。云于众前,顶礼忏悔!老人始乃默然。越数日,老人忽更软言谓云曰:‘余非不愿食西瓜,但以其价过昂耳。’盖折伏之后,复以爱语安慰摄授也。

  三

  云于亲近老人之余,最为感动敬服者,为老人淳仆忠诚之态度,庄重安详之威仪,坚定切实之信心,以及严净勤苦之戒行。老人示人:则常劝‘持戒念佛’。言戒为佛家家法。熟处(尘习)转生,生处(净业)转熟。知真本有,达妄本空。宁肯十年卖不出一担真,不愿于一日卖出十担假。寥寥数言,皆可使吾人终身行之而有余也。

  四

  老人说法,解字析义,不仅精详明了,而尤能激发听众之道心。每言及法门衰微,策勉学人,奋发自励,几于声泪俱下!故闻者莫不感动振奋也。

  总之,老人教演华严,律持四分,行宗净土。垂化多在闽省及华北。而其道风影响则遍于全国。盖老人曾应印光老法师邀请,住持苏州灵岩山寺。创立‘常年打七念佛堂。’并编定佛七仪规。于虚云老和尚住持鼓山时,应云公邀请,办法界学苑。复应倓虚老法师邀请,讲戒于青岛湛山寺。倓老法师所创立之东北,华北各大丛林中,严持律仪,常年持午,半月布萨,结算安居等合乎戒律之事,皆老人倡导之功也。当代律主弘一大师,亦曾赠书老人,并嘱学人前住亲近依止。可以知老人德行感动当世之广且深矣。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亲近慈舟上人之因缘及其见闻
· 返回目录
地藏孝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