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教人物 - 莲池大师 - 往生集 - 正文   │ 文章推荐
 

生存感应类


鬼不敢啖

佛世有一国,邻于罗刹。罗刹食人无度。王约自今国人,家专一日,以次送与,勿得枉杀。有奉佛家,止生一子,次当充行。父母哀号,嘱令至心念佛。以佛威力,鬼不得近。明晨往视,见子尚在,欢喜将还。自是罗刹之患遂绝,国人庆慕焉。

梦得聪辩

隋,南岳慧思禅师,精心事佛。因梦阿弥陀佛与之说法。自是聪慧过人,辩才无碍。

冤对舍离

唐,邵彪,镇江人。为士人时,梦至一公府。人称“安抚使司”。俄而一官人问云:“汝知所以不第否?”彪对:“不知。”因引彪前行,见大镬中煮蛤蜊,作人语,呼彪名。彪怖,遂念阿弥陀佛,方启口,蛤蜊变黄雀飞去。彪后及第,官至安抚。
  赞曰:杀生迟其得禄,念佛解其杀冤。今士人以牲牢乞祐于鬼神,而不知持万德之洪名,其为计亦左矣。愿三献连城者,识此于铁砚之侧。

夫妇见佛

宋,葛济之,句容人,稚川后也,世事仙学。妻纪氏,独精诚念佛。元嘉十三年,方在机杼,忽觉空中清明,因投杼仰瞻四表。见西方有佛现身,宝盖幢幡,映蔽云汉。喜曰:“经言无量寿佛,其即此耶?”面佛作礼。济之惊异就之,纪氏指示佛所,济之亦见半身,俄而隐没。祥云五彩,亲里咸睹焉,自是多归佛法矣。

却鬼不现

宋,陈企,龙舒人。尝杀人,后见鬼现。企大怖,急念阿弥陀佛,鬼不得近。因念佛不已,鬼遂不现。
  赞曰:负命之鬼,云何念佛而得却之?良以阿弥陀佛功德威神不可思议,一称其名,鬼获超济,故不现耳。岂寻常禁咒驱逐比耶!

荐拔亡灵

宋,张继祖,镇江人,信西方净土。乳母死,多为念佛追荐。一夕,梦母来谢云:“荷君念佛,已生善趣。”

睡寝得安

宋,刘仲慧,湖州长兴人,患夜梦恐怖。有教以念佛者。遂至诚高念一百八遍,然后就寝,当夜神魂晏然。自是继念不辍。
  赞曰:古人喻睡眠为小死,此语最善。盖梦寐之颠倒,较生死之昏迷几何。而寝息神安,命尽之时,庶稍稍有自由分。善导大师教人临睡入观,良有以哉。

病目重明

宋,阮念三嫂者,怀宁农妇也,双目将盲。常念佛不绝,遂得明朗。

柴氏女双瞽,念佛三年,精勤不替,双目重明如故。
  赞曰:弥陀光明无量,照十方国。苟至心忆念,就使肉睛不朗,当必心目洞开。而今时瞽者,往往作师巫,造杀业。是谓从冥入冥,终无时得睹天日矣。嗟乎!吾安能以此普告尽世之盲人乎。

疟疾不作

宋,李子清,久患疟。龙舒居士教以临发之时,专志念佛,然后服药。子清信而行之,当日减半。次日复念,遂全愈。自是笃信念佛。

舍利迸现

宋,赣州廉中大夫恭人,绣丈六阿弥陀佛,方及半,忽有舍利现彩缕中,举宅惊叹。

真州钟离少师夫人任氏,刻阿弥陀佛像高四寸八分,龛室甚严。常顶戴行道。像眉间忽现舍利,大如黍米,光彩照人。

治病皆愈

宋,秀州一僧,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病者请治辄愈,州人敬信如佛。

俘囚脱难

元至正十五年冬,张士诚攻湖州。江浙丞相与战,获四十人。囚槛送官,夜宿西湖鸟窠寺。适大猷谋禅师,徐步廊下。囚者见师神观闲雅,持诵不辍,因告曰:“长老救我。”师曰:“我不能救。但至诚念‘南无救苦救难阿弥陀佛’,却救得尔曹也。”中有三人,信受其语,念不绝口。天晓发囚,易枷锁。偶至三人,刑具不足,唯系以绳耳。既而审鞠,乃良民被虏者,遂得释。
  赞曰:《普门品》云:“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古今人信之矣。念佛解脱,人或未信,此狃于常见也。佛之威神,更超菩萨,不知其几。尔不见斫截手足,念释迦如来,而四体重生乎?肢截尚可重生,何有于杻械?而信之者寡,吾故表而出之。

总 论

念佛法门,人知为亡殁之归宿,而不知生存之利益。是故闻持咒得灵通,即改而持咒。闻讲演得聪辩,即改而讲演。闻营造得福报,闻斋会得人缘,乃至闻摄养得长寿,种种变易,曾无执持。安在其一心不乱,而望净业之有成耶?吾故集此,姑以断时人之外慕。据实而论,求生净土,本为成佛度生。既非图身后之乐,复何计身前之利与否哉!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