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培法师著述
释迦如来。应化世间。不为别事。为欲令众生识得自己本来面目而已。我等众生。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遗真。将奴作郎。妄起贪嗔。自招罪业。如蚕作茧。自缚自缠。无解脱时。愚者安愚。不求解脱。智者求解。不得其门。如古之外道六师。今之科学哲学。研究万物之本原曰。唯心唯物。曰一元。二元。无有是处。吾佛教中。言万物之本原。言之烂矣。但则。欲买无处买。欲卖无人要。良可慨耶。首楞严经。显密圆通。顿渐俱备。印度国王。秘为至宝。禁止外传。我国古德。谓之教网宏纲。禅门要关。余谓此经。非但是教网禅关。亦是破无始黑暗之明灯。照本来面目之宝镜也。为本经详明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二者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乃至人之五阴身。如何组织而成。人身之六根性。如何分别而有。如是种种奇谈。要闻。非佛不能说。他教无所闻。诸经虽说。略而不详。非若此经详细分明譬喻而解说也。以此经对于世界众生根本问题。有切体之关系故。古今诸大德沙门居士。咸喜研究。由唐迄今。注释此经者。其人数百。其书数千。广说略说。总说别说。节要说。谈玄说。横说竖说。顺说逆说。无说不有。无微不至。更有何义而复著此疏耶。大藏之中。未疏之经。多且众矣。不疏他而独疏此。使繁者益繁。而缺者任缺。智者用心。宜如此乎。然乎此经之疏多矣。但已阐之经义固多。未阐之经义亦不少。尝闻一字之义。海墨书而不能尽。况此十卷灵文。岂可疏尽乎。诸疏中非特阐扬经之微义不能尽。而经之大义亦未能尽。又不独大义未能尽。而谬解经义者有之。疑而不能决者亦有之。经云。阿难见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是为阿难请问三大问题。如来答复此三。而成此经。楞严十卷。不外此三问题明矣。从何至何为答妙奢摩他。从何至何为答三摩。从何至何为答禅那。如是大义。是经之纲要。首当发明。从阿难请示起。至第四卷尚留观听止。此中佛答阿难最初方便。妙奢摩他之问。发明九法界虚幻不实之理。此即理经也。从阿难请赐华屋之门起。至第九卷即魔王说止。此中佛答阿难三摩之问。发明十法界造因感果之事。此即行经也。从罢座再来起。至第十卷不恋三界止。此中佛答阿难禅那之问。发明破五阴之魔境。此即证经也。以上理。行。证。三经中。各有主要。……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